青川马公窝铅滑坡成因机理与运动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地震诱发滑坡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 第18-28页 |
| ·自然地理 | 第18-19页 |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18-19页 |
| ·气象水文 | 第19页 |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9-2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9-21页 |
| ·研究区地层岩性 | 第21-22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6页 |
|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26-27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 第3章 窝铅滑坡基本特征及其分区 | 第28-53页 |
| ·窝铅滑坡概况 | 第28-30页 |
| ·窝铅滑坡发生实录 | 第28-29页 |
| ·窝铅滑坡基本特征 | 第29-30页 |
| ·斜坡的地质结构 | 第30-37页 |
| ·对滑坡起控制作用的地质条件 | 第30-32页 |
| ·斜坡的岩体结构 | 第32-36页 |
| ·滑坡区滑前地质剖面 | 第36-37页 |
| ·窝铅滑坡分区 | 第37-53页 |
| ·滑源区 | 第37-41页 |
| ·滑体解体区 | 第41-44页 |
| ·碎屑流流通区 | 第44-46页 |
| ·碎屑流堆积区 | 第46-49页 |
| ·侧向抛洒区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4章 窝铅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 第53-70页 |
| ·石坎断层特征及其与滑坡的关系 | 第53-60页 |
| ·石坎断层特征 | 第53-58页 |
| ·窝铅滑坡与石坎断层的关系 | 第58-60页 |
| ·地震对斜坡的作用分析 | 第60-65页 |
| ·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 | 第60-62页 |
| ·地震波对斜坡的作用 | 第62-64页 |
| ·地震地表破裂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滑坡的成因机理 | 第65-70页 |
| ·斜坡变形破坏的物质基础 | 第65-66页 |
| ·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 第66-70页 |
| 第5章 窝铅滑坡的运动过程研究 | 第70-80页 |
| ·窝铅滑坡的运动全过程 | 第70-71页 |
| ·窝铅滑坡的运动速度反演分析 | 第71-78页 |
| ·动量传递法 | 第71-74页 |
| ·谢德格尔法 | 第74-77页 |
| ·结果对比 | 第77-78页 |
| ·滑坡高速远滑的机理分析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6-87页 |
| 附图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