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写作和灵感的源头叙述——鹿港书写 | 第10-28页 |
第一节 记忆中的灰色故乡 | 第11-15页 |
第二节 鹿港的神秘传说和鬼魅乡俗 | 第15-20页 |
第三节 故乡身份的叙述及出走后的回望 | 第20-28页 |
第二章 叹世界——中西文化冲突中的美国和香港传奇 | 第28-52页 |
第一节 都市物质和文化的消费空间书写 | 第29-39页 |
第二节 美国和香港都市女性的生存空间 | 第39-45页 |
第三节 香港历史的探寻 | 第45-52页 |
第三章 夹杂着痛苦的回家——台北书写 | 第52-64页 |
第一节 世纪末台北的不安和骚动 | 第52-58页 |
第二节 台北消费空间的国际化倾向 | 第58-61页 |
第三节 世纪末台北的文化状态书写 | 第61-64页 |
第四章 尘封历史里的探寻——花莲的空间书写 | 第64-77页 |
第一节 原住民生存环境书写 | 第65-68页 |
第二节 花莲和日本文化空间的别样书写 | 第68-72页 |
第三节 痛苦的裂变——文化融合与发展反思 | 第72-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书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83-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