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关区进出境快件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13-16页 |
·关于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 第16-18页 |
·关于国际快递业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文献评析 | 第21-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海关快件监管制度及国内外经验 | 第23-35页 |
·海关监管理论及制度 | 第23-25页 |
·物流监管 | 第23-24页 |
·风险管理 | 第24-25页 |
·海关快件监管特点 | 第25-27页 |
·制度内涵 | 第25-26页 |
·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国外海关监管制度经验与启示 | 第27-31页 |
·西方海关监管制度 | 第27-30页 |
·亚洲海关监管制度 | 第30-31页 |
·我国海关监管制度及快件监管改革 | 第31-34页 |
·改革方向 | 第31-32页 |
·改革经验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广州关区快递市场发展与海关监管现状 | 第35-47页 |
·广州关区快递市场发展情况 | 第35-40页 |
·快递市场业务量 | 第35-37页 |
·国际快递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 第37-38页 |
·国际快递市场发展趋势 | 第38-40页 |
·广州关区快递市场及监管存在问题 | 第40-43页 |
·不完全竞争 | 第40-42页 |
·外部负效应 | 第42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42-43页 |
·广州关区快递市场海关监管现状 | 第43-46页 |
·海关监管概况 | 第43页 |
·海关监管制度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广州关区进出境快件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7-55页 |
·快件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措施松紧不当 | 第47-48页 |
·通关效率不稳定 | 第48-49页 |
·企业管理不到位 | 第49-50页 |
·行业管理中越位包办 | 第50页 |
·现场监管不作为 | 第50-51页 |
·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51-54页 |
·政策法规不完善 | 第51-52页 |
·海关存在“内在效应” | 第52页 |
·海关角色错位 | 第52页 |
·监管效率较低 | 第52-53页 |
·海关行为产生外部性问题 | 第53页 |
·寻租与腐败现象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广州关区进出境快件监管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 第55-63页 |
·完善海关快件监管政策法规 | 第55-56页 |
·立法监督 | 第55-56页 |
·立法原则 | 第56页 |
·完善体系内容 | 第56页 |
·明确海关监管职责范围 | 第56-57页 |
·确立海关有限责任 | 第57页 |
·社会机制的配套 | 第57页 |
·促进中介组织培养 | 第57页 |
·搭建快件大监管体系 | 第57-59页 |
·运用风险管理办法 | 第57-58页 |
·实行企业信用监管制度 | 第58-59页 |
·优化海关内部考核评估机制 | 第59页 |
·提高快件监管信息化水平 | 第59页 |
·建立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 | 第59-60页 |
·建立强制性信息公开制度 | 第59-60页 |
·拓宽公众与社会监督的渠道 | 第60页 |
·加强海关政务公开 | 第60页 |
·提高口岸协调配合效率 | 第60-61页 |
·推广海关“大通关”模式 | 第60-61页 |
·推动快件企业分类通关形式 | 第61页 |
·形成快件口岸通关监管体系 | 第61页 |
·加强社会监督和约束 | 第61-62页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61-62页 |
·建立防控联动网络 | 第62页 |
·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