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 第17-22页 |
(一) 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 第17页 |
(二)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 | 第17-18页 |
(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 第18-19页 |
(四)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19-20页 |
(五) 有利于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 | 第20页 |
(六) 有利于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 第20-22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一) 教师指导随意性大 | 第22-23页 |
(二) 学生合作精神与信心缺乏 | 第23-24页 |
(三) 研究性学习与教材脱节 | 第24-26页 |
(四) 社会力量配合的力度不够 | 第26-28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6页 |
(一) 现有的高考制度的制约 | 第28-29页 |
(二) 学校管理体制缺失 | 第29-31页 |
(三) 教师自身素质有限 | 第31-33页 |
(四) 学生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 | 第33-34页 |
(五)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的强制性规定 | 第34页 |
(六) 家庭、社会的片面认识 | 第34-36页 |
四、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 第36-39页 |
(一) 提升教师综合技能 | 第36-37页 |
(二)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第37页 |
(三) 完善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四) 营造和谐教育环境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