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4-6年级数学教科书内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东京版”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4.1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研究模型 | 第22-30页 |
2.1 课程广度模型 | 第22-26页 |
2.2 课程深度模型 | 第26-27页 |
2.3 例题难度模型 | 第27-30页 |
第3章 “数与代数”内容比较 | 第30-54页 |
3.1 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 | 第30-41页 |
3.1.1 “数与代数”知识点及其深度值 | 第30-34页 |
3.1.2 内容广度的比较 | 第34-40页 |
3.1.3 内容深度的比较 | 第40-41页 |
3.2 概念引入方式的比较 | 第41-47页 |
3.2.1 “数与代数”的概念 | 第42页 |
3.2.2 “数与代数”概念的引入方式 | 第42-47页 |
3.3 例题难度的比较 | 第47-54页 |
3.3.1 数据统计和整理 | 第47-48页 |
3.3.2 难度水平分析 | 第48-54页 |
第4章 “图形与几何”内容比较 | 第54-77页 |
4.1 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比较 | 第54-63页 |
4.1.1 “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及其深度值 | 第54-58页 |
4.1.2 内容广度的比较 | 第58-62页 |
4.1.3 内容深度的比较 | 第62-63页 |
4.2 概念引入方式的比较 | 第63-69页 |
4.2.1 “图形与几何”的概念 | 第63-64页 |
4.2.2 “图形与几何”概念的引入方式 | 第64-69页 |
4.3 例题难度的比较 | 第69-77页 |
4.3.1 数据统计与整理 | 第69-71页 |
4.3.2 难度水平分析 | 第71-77页 |
第5章 “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 | 第77-93页 |
5.1 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 | 第77-84页 |
5.1.1 “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及其深度值 | 第77-78页 |
5.1.2 内容广度的比较 | 第78-83页 |
5.1.3 内容深度的比较 | 第83-84页 |
5.2 概念引入方式的比较 | 第84-85页 |
5.2.1 “统计与概率”的概念 | 第84页 |
5.2.2 “统计与概率”概念的引入方式 | 第84-85页 |
5.3 例题难度的比较 | 第85-93页 |
5.3.1 数据统计与整理 | 第85-87页 |
5.3.2 难度水平分析 | 第87-93页 |
第6章 “综合与实践”内容比较 | 第93-106页 |
6.1 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 | 第93-99页 |
6.1.1 “综合与实践”知识点及其深度值 | 第93-95页 |
6.1.2 内容广度的比较 | 第95-99页 |
6.1.3 内容深度的比较 | 第99页 |
6.2 例题难度的比较 | 第99-106页 |
6.2.1 数据统计与整理 | 第99-102页 |
6.2.2 难度水平分析 | 第102-106页 |
第7章 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之比较 | 第106-125页 |
7.1 教科书编写体例之比较 | 第106-113页 |
7.1.1 “人教版”教科书编写体例 | 第106-107页 |
7.1.2 “东京版”教科书编写体例 | 第107-111页 |
7.1.3 比较分析及结论 | 第111-113页 |
7.2 教科书融入数学文化之比较 | 第113-119页 |
7.2.1 “人教版”教科书数学文化融入情况 | 第114-116页 |
7.2.2 “东京版”教科书数学文化融入情况 | 第116-118页 |
7.2.3 比较分析及结论 | 第118-119页 |
7.3 教科书中插图之比较 | 第119-125页 |
7.3.1 “人教版”和“东京版”教科书插图特点 | 第120-123页 |
7.3.2 比较分析及结论 | 第123-125页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第125-134页 |
8.1 结论 | 第125-130页 |
8.1.1 比较两版教科书内容的结论 | 第125-126页 |
8.1.2 比较两版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的结论 | 第126-127页 |
8.1.3 “人教版”和“东京版”教科书的优点 | 第127-130页 |
8.2 启示 | 第130-134页 |
8.2.1 对“人教版”教科书内容方面的启示 | 第130-132页 |
8.2.2 对“人教版”教科书呈现方式方面的启示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