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P2P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3 述评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创新点第17-19页
2 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修正KMV模型介绍第19-20页
    2.2 Copula函数第20-23页
        2.2.1 Copula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第20-21页
        2.2.2 相关性度量第21页
        2.2.3 常见的Copula函数第21-23页
    2.3 CoVaR模型第23-24页
    2.4 Copula-CoVaR模型的推导第24-26页
3 P2P供应链金融概述第26-34页
    3.1 P2P供应链金融第26-27页
        3.1.1 P2P供应链融资的内涵与特点第26页
        3.1.2 P2P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6-27页
    3.2 P2P切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第27-30页
        3.2.1 P2P直接切入供应链模式第27-29页
        3.2.2 P2P间接介入供应链模式第29-30页
    3.3 P2P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第30-34页
        3.3.1 P2P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概念及特点第30页
        3.3.2 P2P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传染机理第30-33页
        3.3.3 P2P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构成第33-34页
4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第34-42页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第34-35页
    4.2 基于GARCH模型的股权价值波动率预测第35-39页
        4.2.1 描述性统计第35-36页
        4.2.2 平稳性检验第36页
        4.2.3 相关性检验第36-39页
    4.3 基于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第39-42页
5 核心企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度量第42-50页
    5.1 基于Copula函数的企业相关结构度量第42-48页
        5.1.1 确定收益率的边缘分布第42-44页
        5.1.2 选取适当的Copula函数第44-47页
        5.1.3 模型的评价第47-48页
    5.2 计算风险溢出CoVaR第48-49页
    5.3 结果分析第49-50页
6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0-53页
    6.1 研究结论第50页
    6.2 发展建议第50-52页
        6.2.1 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第50-51页
        6.2.2 把控企业的准入门槛第51页
        6.2.3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第51-52页
        6.2.4 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平台风控水平第52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rombospondin-1-FAK促进骨肉瘤肺转移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JT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