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 第11-12页 |
1.3.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类研究 | 第12-13页 |
1.3.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1.3.4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 第14-15页 |
1.3.5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概述 | 第18-19页 |
2.1.1 资金集中管理含义 | 第18页 |
2.1.2 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 | 第18-19页 |
2.2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2.2.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页 |
2.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模式 | 第20-24页 |
2.3.1 统收统支模式 | 第20页 |
2.3.2 拨付备用金模式 | 第20-21页 |
2.3.3 结算中心模式 | 第21页 |
2.3.4 内部银行模式 | 第21-22页 |
2.3.5 财务公司模式 | 第22页 |
2.3.6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22-24页 |
2.4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 | 第24-29页 |
2.4.1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目标 | 第24-25页 |
2.4.2 资金集中管理原则 | 第25-26页 |
2.4.3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考虑因素 | 第26-29页 |
3 H钢铁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9-36页 |
3.1 H钢铁集团简介 | 第29-30页 |
3.2 H钢铁集团资金管理现状 | 第30-32页 |
3.2.1 资金一体化管控组织体系 | 第30-31页 |
3.2.2 资金一体化管控配套机制 | 第31页 |
3.2.3 资金一体化管控实施效果 | 第31-32页 |
3.3 H钢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分析 | 第32-36页 |
3.3.1 银行账户管理松散 | 第32-33页 |
3.3.2 机构设置复杂,资金管理存在风险 | 第33页 |
3.3.3 财务人员从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33-34页 |
3.3.4 子公司长期占用资金 | 第34页 |
3.3.5 资金利用效率低,现金流能力恶化 | 第34-36页 |
4 H钢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与构建 | 第36-49页 |
4.1 H钢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依据 | 第36-40页 |
4.1.1 适合企业发展阶段 | 第36-37页 |
4.1.2 契合企业集团战略 | 第37页 |
4.1.3 适合企业集团规模 | 第37-38页 |
4.1.4 促进信息快速流通 | 第38页 |
4.1.5 满足成员单位资金需求 | 第38-39页 |
4.1.6 适合集团所处行业环境 | 第39-40页 |
4.2 H钢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方案设计 | 第40-43页 |
4.2.1 组织设置 | 第40-42页 |
4.2.2 资金运作流程 | 第42-43页 |
4.3 H钢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预计实施效果 | 第43-44页 |
4.3.1 发挥信息时效性,提供稳定资金管理 | 第43页 |
4.3.2 避免账外资金存在 | 第43页 |
4.3.3 分子公司主动配合 | 第43-44页 |
4.3.4 提升企业地位 | 第44页 |
4.4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 | 第44-49页 |
4.4.1 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4.4.2 严格统管银行账户 | 第45-46页 |
4.4.3 提升财务人员从业素质 | 第46-47页 |
4.4.4 加强资金风险防控 | 第47页 |
4.4.5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47-48页 |
4.4.6 健全考核体系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