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0页 |
1 研究背景和淮北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水资源配置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淮北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 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生态用水类型的划分 | 第20页 |
·生态用水的特征 | 第20-21页 |
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论文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页 |
·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投入产出技术文献综述 | 第30-45页 |
1 一般均衡和投入产出的发展历史 | 第30-32页 |
·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的关系 | 第30-31页 |
·列昂惕夫对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 | 第31-32页 |
2 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研究 | 第32-36页 |
·投入产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投入产出在经济结构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 第33页 |
·投入产出在结构分解分析中的应用 | 第33页 |
·投入产出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投入产出在能源分析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投入产出在社会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 第35页 |
·投入产出在降低关税分析中的应用 | 第35页 |
·投入产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3 投入产出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 | 第36-38页 |
·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 第36页 |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与数学规划模型的结合 | 第36-37页 |
·非线性投入产出技术研究 | 第37页 |
·投入产出技术的结构分解 | 第37-38页 |
4 投入产出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研究 | 第38-39页 |
·水资源投入产出研究进展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第三章 投入产出技术的扩展及生态用水核算 | 第45-63页 |
1 投入产出模型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比较 | 第45-47页 |
·投入产出技术的分类 | 第45页 |
·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简介 | 第45-46页 |
·投入占用产出概念的区别 | 第46-47页 |
2 投入占用产出技术 | 第47-50页 |
·静态投入占用产出技术 | 第47-48页 |
·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 第48-49页 |
·静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主要特点和优点 | 第49-50页 |
3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推导 | 第50-54页 |
·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技术 | 第50页 |
·考虑固定资本时滞和损耗补偿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 | 第50-52页 |
·考虑固定资产、生态资产使用时滞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 第52-53页 |
·考虑固定资产使用时滞与损耗补偿、生态资产使用时滞与综合耗减补偿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 第53-54页 |
4 直接消耗系数的改进 | 第54-57页 |
·投入产出模型中的耗系数直接消的改进 | 第54页 |
·包括固定资产消耗的列昂惕夫逆矩阵 | 第54-55页 |
·考虑居民收入、消费与生产活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 | 第55页 |
·考虑生产能力限制的列昂惕夫逆矩阵 | 第55-56页 |
·剔除进口(输入)影响的列昂惕夫逆矩阵 | 第56-57页 |
5 淮北市生态用水定额的计算 | 第57-59页 |
·淮北市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 | 第57页 |
·淮北市河流生态用水确定 | 第57-58页 |
·淮北市湿地生态用水计算 | 第58页 |
·淮北市城市生态用水计算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四章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 | 第63-74页 |
1 投入产出表编表方法和更新方法 | 第63-67页 |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研究概况 | 第63-64页 |
·投入产出系数更新方法综述 | 第64-67页 |
·RAS法 | 第64页 |
·拉格朗日待定系数法 | 第64-65页 |
·交叉熵方法 | 第65-66页 |
·内生化调整方法 | 第66页 |
·双比例调整方法 | 第66页 |
·混合编表法(改进RAS法) | 第66-67页 |
2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 | 第67-71页 |
·编制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数据基础 | 第67页 |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流程 | 第67-68页 |
·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原则 | 第68-69页 |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产出表表式 | 第69-70页 |
·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的平衡关系 | 第70-71页 |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表的主要特点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五章 淮北市水资源投入占用产出主系数辨识研究 | 第74-99页 |
1 主系数的定义、识别对象和框架 | 第74-76页 |
·主系数的定义与识别对象 | 第74页 |
·主系数辨识的思想 | 第74-75页 |
·主系数辨识的框架 | 第75-76页 |
2 边际主系数与平均主系数的区别 | 第76页 |
3 常用的三种主系数辨识方法 | 第76-80页 |
·影响域法 | 第77-78页 |
·容忍限法 | 第78页 |
·平均主系数辨识方法—截集法 | 第78-80页 |
4 几种用水系数的实证分析 | 第80-86页 |
·直接用水系数、完全用水系数和生态用水系数的实证分析 | 第80-81页 |
·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 | 第81-82页 |
·生态用水系数 | 第82-84页 |
·淮北市2002年各部门用水系数实证分析 | 第84-86页 |
5 淮北市2002年的用水主系数分析 | 第86-96页 |
·用水主系数的辨识公式 | 第87页 |
·淮北市2002年以影响完全用水系数的边际主系数的辨识 | 第87-89页 |
·淮北市2002年以影响完全用水系数的平均主系数的辨识 | 第89-91页 |
·淮北市2002年以影响用水总量的边际主系数的辨识 | 第91-92页 |
·淮北市2002年以影响用水总量的平均主系数的辨识 | 第92-94页 |
·用水系数与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的建立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六章 淮北市水资源最终需求的结构分解 | 第99-104页 |
1 淮北市水资源最终需求的结构分解 | 第99-102页 |
·投入产出技术的结构分解概况 | 第99页 |
·结构分解的基本分解形式 | 第99-100页 |
·最终需求变动对水资源变动影响的结构分解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