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机制:制度经济学视角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6-56页
 1 研究背景第26-31页
   ·绿色化食品产业的提出第26-28页
     ·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第26-27页
     ·绿色化食品产业的内涵第27-28页
   ·绿色合作是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第28-30页
     ·企业绿色合作的含义第28页
     ·企业绿色合作的目的第28-30页
     ·企业绿色合作的本质和特征第30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提出第30-31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1-32页
   ·研究目的第31-32页
   ·研究意义第32页
 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32-4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32-39页
     ·关于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第32-35页
     ·关于供应链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第35页
     ·关于供应链组织动因的理论诠释第35-37页
     ·关于供应链藕合的研究第37-39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39-45页
     ·关于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及其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第39-41页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第41页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动因第41-42页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绩效第42页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藕合的研究第42-45页
 4 对研究范围、相关内容阐释第45-51页
   ·对研究范围的说明第45-46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特殊性第46-48页
   ·农产品加工导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第48-51页
 5 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51-55页
   ·研究思路第51-5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52-54页
   ·研究方法第54-55页
 6 研究创新之处第55-56页
第二章 绿色供应链主体耦合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第56-93页
 1 绿色供应链主体耦合的制度经济学理论第56-79页
   ·分工与协作理论第56-57页
   ·企业性质与边界理论第57-58页
     ·科斯对微观经济学的批评第57页
     ·企业: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第57-58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58-66页
     ·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交易成本第59页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第59-62页
     ·交易性质决定契约安排第62-64页
     ·组织设计的原则第64-66页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第66页
   ·契约与履约理论第66-74页
     ·契约的概念第66-67页
     ·契约关系的类型第67-69页
     ·不完全契约及契约的履行第69-74页
   ·关系契约及治理模式第74-76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76-78页
   ·交易成本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综合第78-79页
 2 供应链主体耦合:制度经济学分析第79-92页
   ·企业间关系协调方式分析第79-83页
     ·组织体制的制度逻辑:市场→企业→中间性组织第79-81页
     ·供应链组织体制的制度内涵第81-83页
   ·供应链组织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第83-90页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第83-85页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第85-88页
     ·供应链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第88-90页
   ·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组织体制下的制度规范第90-92页
 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三章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的动力机制——价值创造和知识溢出第93-115页
 1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的利益表现第93-99页
   ·博弈论的视角:合作优于不合作第93-95页
     ·合作收益的矩阵表达模型第93-94页
     ·合作博弈的帕累托改进模型第94-95页
   ·成本收益视角第95-99页
     ·模型及参量说明第95页
     ·离散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第95-96页
     ·供应链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第96-99页
 2 一般供应链的利益来源分析第99-107页
   ·供应链利益: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第99-101页
   ·关系资本是竞争优势的源泉第101-102页
   ·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创造关系租金第102-103页
   ·供应链租金来自价值创造力第103-107页
 3 绿色供应链耦合的利益第107-114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溢出第107-110页
     ·知识溢出第107-108页
     ·供应链知识溢出第108-109页
     ·绿色供应链知识溢出第109-110页
   ·基于绿色知识溢出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模型第110-114页
     ·模型假设第110-111页
     ·变量设定第111页
     ·数学模型第111-113页
     ·算例验证第113-114页
 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四章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祸合的和谐 与稳定机制第115-138页
 1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的和谐与稳定机制设计要求第115-116页
 2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基础:信息共享机制第116-128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问题第116-121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表现第116-118页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运营影响第118-121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效应第121-124页
     ·供应商与生产加工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效应第122页
     ·消费者与生产加工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效应第122-123页
     ·提高绿色食品的置信度的消费者的效用分析第123-124页
   ·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路径第124-128页
     ·实现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要求第124-125页
     ·构建绿色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第125-127页
     ·促使绿色供应链主体共同进行信息投资第127-128页
 3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激励: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第128-136页
   ·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内涵和特点第128-130页
     ·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内涵第128-129页
     ·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的特点第129-130页
   ·合作利益分配的原则第130-131页
   ·影晌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分配的因素第131-132页
   ·合作利益分配的理论模型第132-136页
     ·基本假定第133-135页
     ·供应链节点企业有效配置模型第135页
     ·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配置第135-136页
 4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约束:契约履行约束机制第136-137页
 5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五章 加工商与原料生产者农户的耦合第138-164页
 1 加工商与上游原料提供者农户的耦合机理第138-142页
   ·原生态的视角:加工企业与农户是天生的利益共生体第138-141页
   ·农户与加工商耦合是保障绿色农产品供给的必要条件第141-142页
 2 原料提供者与加工厂商耦合形式与问题第142-147页
   ·原料提供者与加工厂商耦合形式第142-145页
     ·市场耦合形式第142页
     ·合同耦合形式第142-144页
     ·股份合作耦合形式第144-145页
     ·企业化耦合形式第145页
   ·原料生产者与加工企业耦合存在的问题第145-147页
 3 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农户参入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边界第147-151页
   ·绿色供应链较之普通供应链的超额收益模型第147-149页
     ·模型假设及变量说明第147-148页
     ·超额收益模型第148-149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主体获得超额收益的条件第149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超额收益条件的影响因子第149-150页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超额收益均衡的条件第150-151页
 4 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农户耦合博弈分析第151-155页
   ·质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质量价格博弈第151-153页
     ·离散生产模式博弈求解第151-152页
     ·供应链生产模式博奕求解第152-153页
   ·完全信息条件下原料生产者与加工企业合作竞争博奕及其均衡第153-155页
 5 案例:绿色农产品上游链耦合第155-163页
   ·企业外部环境第155-156页
   ·企业基本情况第156-157页
   ·创新组织制度:成立协会第157-162页
     ·"公司+农户"局限性第157-159页
     ·平江县优质稻种植协会第159-161页
     ·分析与讨论第161-162页
   ·企业经营绩效第162-163页
 6 小结第163-164页
第六章 加工商与下游贸易商的耦合第164-197页
 1 加工销售供应链耦合关系第164-165页
 2 单一零售商渠道模式下加工商与贸易商耦合第165-171页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商与零售商关系的博奕模型第165-169页
     ·模型基本假设第165-166页
     ·变量设定及含义第166页
     ·模型建立及求解第166-168页
     ·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第168-169页
   ·加工商与零售商稳定合作的条件第169-171页
 3 混合渠道模式下的加工商与贸易商耦合第171-195页
   ·研究假设及变量设定第171-173页
     ·研究假设第171-172页
     ·变量设定与含义及相关符号第172-173页
   ·混合渠道模式是绿色食品生产商的理性选择第173-179页
     ·绿色食品生产商采取混合渠道模式第173-176页
     ·绿色食品生产商仅采取单一的零售商渠道模式第176-177页
     ·绿色食品生产商仅采用直销渠道第177-178页
     ·三种渠道模式比较第178-179页
   ·混合渠道模式渠道竞争模型第179-186页
     ·混合渠道模式渠道竞争纳什博弈模型第179-184页
     ·混合渠道模式渠道竞争的生产商Stackelberg博奕模型第184-185页
     ·混合渠道模式渠道竞争的零售商Stackelberg博奕模型第185-186页
   ·绿色食品生产商的渠道份额、利润分析第186-187页
   ·模型应用:算例验证第187-189页
   ·混合渠道模式下耦合机制第189-195页
     ·纵向一体化体系的决策变量第189-190页
     ·古诺协调模型第190-191页
     ·纳什博奕条件下混合渠道内合作利润分配第191-194页
     ·结论第194-195页
 4 本章小结第195-197页
第七章 产销商与消费者的耦合第197-209页
 1 消费者在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上的地位第197页
 2 消费者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第197-205页
   ·调研背景第197-198页
   ·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第198-200页
     ·调研对象及方法第198页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198-200页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第200-204页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评价与认知第200-201页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格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第201-202页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供求评价及建议第202-204页
   ·调查结果启示第204-205页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第204页
     ·建设超市、大卖场等主渠道的同时,针对绿色消费群体的特点,开辟新的渠道第204-205页
     ·强化政府作为,实施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和监管工作第205页
     ·企业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目标市场,遵循消费者导向定价原则第205页
 3 绿色食品企业面向消费者的定价模型第205-208页
   ·基本假设及其变量设定第206-207页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价第207-208页
 4 本章小结第208-209页
第八章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耦合的保障:政府监督与政府激励第209-229页
 1 政府规制: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第209-211页
   ·市场失效:绿色食品供给全过程监管第209-210页
   ·政府介入:绿色食品质量监管第210-211页
 2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政府与企业博弈分析第211-217页
   ·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第211-213页
     ·假设第211-212页
     ·参量定义第212页
     ·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第212-213页
   ·政府与企业博弈的均衡分析第213-215页
   ·结论第215-217页
 3 政府激励绿色农产品生产第217-223页
   ·市场失灵与补贴第217-220页
   ·绿色农产品补贴的效应分析第220-223页
 4 政府对绿色农产品市场实施监管第223-227页
   ·生产商行为博弈与政府市场监管第223-226页
   ·逆向选择与绿色农产品生产投入物监管第226-227页
 5 政府介入矫正信息不对称第227-228页
 6 本章小结第228-229页
第九章 案例:加工生产商与原料生产者和贸易商耦合第229-247页
 1 调查设计第229-230页
 2 行业概况第230-234页
   ·油茶行业概况第230-231页
   ·湖南发展油茶产业的现实意义第231-232页
   ·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油茶科技公司简介第232-234页
     ·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第232-233页
     ·湖南××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233-234页
 3 茶油供应链模式第234-244页
   ·农户—加工生产商合作第234-236页
   ·油茶供应链经济效益分析第236-244页
     ·基地农户情况与种植油茶收益第236-239页
     ·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第239-241页
     ·零售企业利润分析第241-242页
     ·吨油的价值形成第242-243页
     ·茶油供应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第243-244页
 4 油茶供应链模式的启示第244-245页
 5 本章小结第245-247页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247-250页
参考文献第250-256页
附录1 绿色食品消费者调查问卷第256-259页
附录2 农户调查问卷第259-262页
附录3 企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情况调查问卷第262-266页
致谢第266-268页
作者简介第268-2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269-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桦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