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2-21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选题背景第12页
        2、选题意义第12-14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国内研究第14-16页
        2、国外研究第16-18页
    (三)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第18-19页
        1、研究内容第18-19页
        2、研究方法第19页
    (四) 创新之处第19-21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1-29页
    (一)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含义与分类第21-23页
        1、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含义第21-22页
        2、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第22-23页
    (二) 理论前提第23-26页
        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第23-24页
        2、第三方管理理论第24-25页
        3、治理理论第25-26页
    (三) 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功能第26-29页
        1、维权护益功能第26页
        2、市场中介功能第26-27页
        3、社会和谐功能第27-28页
        4、乡风建设功能第28-29页
三、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历程与概况第29-33页
    (一) 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概况第29-31页
        1、乡里制度时期第29页
        2、从新中国建立—人民公社时期第29-30页
        3、人民公社时期第30-31页
    (二)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概况第31-33页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39页
    (一)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1、同基层政权存有冲突第33-34页
        2、自身局限性第34-35页
        3、法律地位不稳定第35-36页
    (二) 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39页
        1、发展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第36-37页
        2、合法地位欠保障第37页
        3、组织内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缺乏第37页
        4、组织缺乏威信,社会带动力缺乏第37-39页
五、国外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第39-44页
    (一) 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启示第39-41页
        1、日本造村运动第39-40页
        2、对中国农村建设的启示第40-41页
    (二)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启示第41-44页
        1、韩国的新村运动第41-42页
        2、对中国农村建设的启示第42-44页
六、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建设对策第44-49页
    (一) 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引导农村非政府组织第44-46页
        1、健全法律体系,确保其合法地位第44-45页
        2、拓宽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扶持力度第45页
        3、加强监督体系,健全农村非政府的评估和监管机制第45-46页
    (二) 农村非政府组织要增强自身建设,优化内部管理结构第46-48页
        1、提高公共责任感,扩大社会公信力第46页
        2、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第46-47页
        3、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第47-48页
    (三) 创新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第48-49页
        1、要提高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知名度第48页
        2、要加强政府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第48页
        3、要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交流合作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脆弱带气象灾害时空结构与灾害风险对称性管理
下一篇:川滇地区气象灾害时空变化规律及灾害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