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业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 | 第11-14页 |
3.文献述评 | 第14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1.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创新点 | 第16页 |
2.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1.牧业旗 | 第17-19页 |
2.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第19-2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2.生态经济理论 | 第20-22页 |
3.循环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三、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概况 | 第23-34页 |
(一)畜牧业发展自然条件 | 第23-26页 |
(二)畜牧业社会支持条件 | 第26-28页 |
(三)畜牧业生产规模 | 第28-31页 |
1.牲畜养殖规模 | 第28-29页 |
2.畜产品生产规模 | 第29-31页 |
(四)畜牧业经济效益 | 第31-34页 |
四、内蒙古牧业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34-42页 |
(一)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5页 |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页 |
2.指标选取 | 第34-35页 |
(二)牧业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35-42页 |
1.评价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2.综合评价步骤 | 第37-40页 |
3.总体评价 | 第40-42页 |
五、内蒙古五类牧业旗畜牧业可持续性分析 | 第42-65页 |
(一)典型草原类型牧业旗的可持续性分析及结果 | 第42-53页 |
(二)草甸草原类型牧业旗的可持续性分析及结果 | 第53-57页 |
(三)荒漠草原类型牧业旗的可持续性分析及结果 | 第57-61页 |
(四)草原化荒漠类型牧业旗的可持续性分析及结果 | 第61-62页 |
(五)荒漠类型牧业旗的可持续性分析及结果 | 第62-65页 |
六、内蒙古牧业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5-70页 |
(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产效率 | 第65-66页 |
1.增加机械设备投入 | 第65页 |
2.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 第65-66页 |
(二)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 第66-67页 |
1.打造特色畜产品品牌 | 第66页 |
2.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 | 第66-67页 |
(三)强化科技兴牧,完善服务体系 | 第67-68页 |
1.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 第67页 |
2.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 | 第67-68页 |
(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 | 第68-70页 |
1.完善牧区基础设施 | 第68页 |
2.改善牧区生态环境 | 第68-69页 |
3.完善法律保护草地资源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