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民宿游客的感知价值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 民宿旅游风生水起第11页
        (二) 旅游更加注重情感体验第11-12页
        (三) 旅游供给侧改革成为热点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 理论意义第13页
        (二) 现实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技术路线第15-16页
    四、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7-30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21页
        (一) 民宿第17-19页
        (二) 感知价值第19-21页
    二、民宿的研究综述第21-26页
        (一) 国外民宿研究进展第21-23页
        (二) 国内民宿研究进展第23-25页
        (三) 民宿的研究述评第25-26页
    三、感知价值的研究综述第26-28页
        (一) 国内外感知价值研究进展第26-27页
        (二) 感知价值的研究述评第27-28页
    四、相关理论基础第28-30页
        (一) 社会交换理论第28-29页
        (二)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第29页
        (三) 顾客期望理论第29-30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第30-38页
    一、量表设计第30-31页
    二、问卷调研过程第31-32页
        (一) 问卷发放、回收与筛选第31页
        (二) 数据分析方法第31-32页
    三、样本分析第32-38页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35页
        (二) 信度分析第35-36页
        (三) 效度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民宿游客感知价值和个体差异分析第38-54页
    一、民宿感知价值的因素分析第38-43页
        (一) 提取因子第38-39页
        (二) 因子命名第39-41页
        (三) 因子解释第41-43页
    二、民宿感知价值的群体差异分析第43-54页
        (一) 基于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第43-44页
        (二) 基于年龄差异的比较分析第44-46页
        (三) 基于受教育程度差异的比较分析第46-47页
        (四) 基于职业差异的比较分析第47-50页
        (五) 基于月收入差异的比较分析第50-51页
        (六) 基于居住次数差异的比较分析第51-54页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54-57页
    一、研究结论第54-55页
        (一) “民宿”和“感知价值”概念的重新梳理第54页
        (二) 五维度组成民宿感知价值体系第54-55页
        (三) 不同的游客群体的民宿感知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第55页
    二、发展建议第55-56页
        (一) 优化监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第55页
        (二) 调整供给结构,鼓励创新经营第55-56页
        (三) 把握游客特征,突出情感营销第56页
    三、未来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瑞旅游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风景道自驾游客体验研究--以皖南川藏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