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5页 |
1.1.1 投掷项目在田径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12-13页 |
1.1.2 核心柱稳定性练习的重要意义 | 第13-14页 |
1.1.3 核心柱稳定性练习与大学田径投掷课结合的重要意义 | 第14-15页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5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2.2.1 核心柱稳定性练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2.2.2 铅球教学特点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2.3 标枪教学特点和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8-33页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3.1.2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31-33页 |
3.2.1 研究重点 | 第31页 |
3.2.2 研究难点 | 第31页 |
3.2.3 研究创新点 | 第31-33页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第33-89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33-52页 |
4.1.1 实验对象 | 第33-34页 |
4.1.2 实验时间与实验地点 | 第34页 |
4.1.3 实验实施方法 | 第34页 |
4.1.4 实验程序 | 第34-35页 |
4.1.5 实验中测试项目的介绍 | 第35-47页 |
4.1.6 实验组练习手段的安排与计划 | 第47-51页 |
4.1.7 实验器材 | 第51-52页 |
4.1.8 实验控制 | 第52页 |
4.2 实验前两组测试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 第52-53页 |
4.3 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53-59页 |
4.3.1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4.3.2 实验组实验前后核心柱稳定性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4.3.3 实验组实验前后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4.4 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59-66页 |
4.4.1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4.4.2 对照组实验前后核心柱稳定性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4.4.3 对照组实验前后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4.6 实验后两组铅球成绩的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4.7 实验后两组标枪成绩的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4.8 问卷调查结果 | 第70-89页 |
4.8.1 学生身体疼痛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70-84页 |
4.8.2 课堂效果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84-89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9-90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90页 |
5.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90-91页 |
附录 | 第91-114页 |
附录A 相关测试记录表 | 第91-94页 |
附录B 专家访谈纲要 | 第94-95页 |
附录C 专家调查问卷 | 第95-97页 |
附录D 专家问卷效度检查表 | 第97-98页 |
附录E 运动损伤调查问卷 | 第98-100页 |
附录F 课堂效果调查问卷 | 第100-102页 |
附录G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练习方案 | 第10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