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和效果评价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10页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0-12页 |
1.3.1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互联网企业发展和问题研究 | 第12页 |
2.2 海外上市动因研究 | 第12-14页 |
2.3 海外上市的效果评价研究 | 第14-15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3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概况 | 第16-35页 |
3.1 互联网企业特征 | 第16-17页 |
3.2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背景分析 | 第17-18页 |
3.2.1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基本背景 | 第17页 |
3.2.2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五波狂潮 | 第17-18页 |
3.3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的情况分析 | 第18-23页 |
3.3.1 上市地点分布 | 第18-19页 |
3.3.2 上市板块分布 | 第19-20页 |
3.3.3 上市模式 | 第20-21页 |
3.3.4 融资额 | 第21-22页 |
3.3.5 上市成本 | 第22-23页 |
3.4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绩效比较 | 第23-35页 |
3.4.1 发行首日市场反应比较 | 第23-27页 |
3.4.2 盈利及成长能力比较 | 第27-35页 |
4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的案例分析 | 第35-57页 |
4.1 阿里巴巴概况分析 | 第35-39页 |
4.1.1 公司概况及业务介绍 | 第35-36页 |
4.1.2 营业收入及构成 | 第36-39页 |
4.2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过程 | 第39-40页 |
4.2.1 股权变迁 | 第39页 |
4.2.2 港股退市 | 第39-40页 |
4.2.3 赴美上市 | 第40页 |
4.3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的动因分析 | 第40-44页 |
4.3.1 内在动因 | 第40-41页 |
4.3.1.1 满足融资需求 | 第40页 |
4.3.1.2 加强公司治理 | 第40-41页 |
4.3.1.3 提升企业国际化形象 | 第41页 |
4.3.2 外在动因 | 第41-44页 |
4.3.2.1 境内融资渠道不畅、上市门槛较高 | 第41-43页 |
4.3.2.2 海外上市条件相对宽松 | 第43-44页 |
4.4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的效果评价 | 第44-55页 |
4.4.1 股权价值评价 | 第44-45页 |
4.4.2 融资情况评价 | 第45-51页 |
4.4.2.1 融资规模分析 | 第45-47页 |
4.4.2.2 融资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4.4.2.3 融资风险分析 | 第48页 |
4.4.2.4 收益性及成长性分析 | 第48-51页 |
4.4.3 财务绩效评价 | 第51-55页 |
4.4.3.1 偿债能力评价 | 第51-53页 |
4.4.3.2 营运能力评价 | 第53-54页 |
4.4.3.3 盈利能力评价 | 第54-55页 |
4.5 阿里巴巴海外上市的潜在风险 | 第55-57页 |
5 启示与建议 | 第57-61页 |
5.1 阿里巴巴成功海外上市的启示 | 第57-58页 |
5.1.1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 第57页 |
5.1.2 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 | 第57-58页 |
5.1.3 任用专业的中介机构 | 第58页 |
5.2 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 第58-59页 |
5.2.1 理性认识海外上市 | 第58-59页 |
5.2.2 重点考虑境内上市 | 第59页 |
5.3 已经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 第59-61页 |
5.3.1 强化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 第59-60页 |
5.3.2 明确主营业务,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 第60页 |
5.3.3 调整融资战略,积极回归A股市场 | 第60-61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1-62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