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1 大股东掏空实现的条件 | 第11-12页 |
2.2 大股东掏空的方式 | 第12-13页 |
2.3 高管合谋的产生与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4-16页 |
3 大股东掏空问题的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3.1.1 合谋 | 第16页 |
3.1.2 掏空 | 第16页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3.2.2 合谋理论 | 第17-18页 |
3.2.3 控制权收益 | 第18-20页 |
4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的形成条件与路径分析——以多伦股份为例 | 第20-63页 |
4.1 公司介绍 | 第20-23页 |
4.1.1 公司概况 | 第20-21页 |
4.1.2 股权结构 | 第21-22页 |
4.1.3 治理结构 | 第22-23页 |
4.2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的内在动机 | 第23-29页 |
4.2.1 大股东利用控股攫取控制权私利 | 第23-25页 |
4.2.2 收益的依存性是合谋的动机 | 第25-29页 |
4.3 大股东与高管合谋掏空的外在条件 | 第29-36页 |
4.3.1 一股独大使大股东有极强的控制权 | 第29-30页 |
4.3.2 公司治理缺陷 | 第30-34页 |
4.3.3 不健全的外部监管环境 | 第34-36页 |
4.4 合谋掏空情况下大股东利益转移路径分析 | 第36-57页 |
4.4.1 关联担保 | 第36-38页 |
4.4.2 资金违法占用 | 第38-41页 |
4.4.3 特殊关联交易 | 第41-46页 |
4.4.4 操纵股价 | 第46-49页 |
4.4.5 大股东获得经济利益分析 | 第49-51页 |
4.4.6 高管享有合谋利益分析 | 第51-57页 |
4.5 合谋掏空情况下利益转移的不良后果 | 第57-63页 |
4.5.1 公司经营状况受到重大影响 | 第57-61页 |
4.5.2 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 | 第61-62页 |
4.5.3 扰乱资本市场运行秩序 | 第62-6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5.2 建议 | 第63-66页 |
5.2.1 提高大股东的合谋成本,防范合谋行为发生 | 第63-64页 |
5.2.2 借助外部力量加强事中控制,截留利益外流 | 第64页 |
5.2.3 健全法律规范,增加违法成本 | 第64-65页 |
5.2.4 重视声誉机制的运用,提高高管素质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