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3 总结评述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云主机产品的概述 | 第14-15页 |
2.1.1 云主机产品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1.2 天翼云主机产品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2.1 市场开发理论 | 第15-16页 |
2.2.2 新产品的市场定位 | 第16页 |
2.2.3 新产品的客户维系 | 第16页 |
2.2.4 客户满意度理论 | 第16-18页 |
3 扬州电信公司基本状况和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现状 | 第18-29页 |
3.1 扬州电信公司基本状况和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3.1.1 扬州电信组织结构框架图 | 第18-19页 |
3.1.2 扬州电信前端运营组织关系 | 第19-20页 |
3.1.3 扬州电信政企客户部 | 第20页 |
3.2 天翼云主机产品业务发展状况 | 第20-23页 |
3.3 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的现状 | 第23-28页 |
3.3.1 天翼云主机产品的市场定位 | 第23-24页 |
3.3.2 天翼云主机产品主要市场需求的差异 | 第24-28页 |
3.4 天翼云主机产品的市场销量与收入 | 第28-29页 |
4 扬州电信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44页 |
4.1 天翼云主机产品客户满意度调查分析 | 第29-38页 |
4.1.1 客户满意度调查目的 | 第29-30页 |
4.1.2 客户满意度问卷及调查方法 | 第30-34页 |
4.1.3 扬州电信天翼云主机产品客户满意度统计分析 | 第34-38页 |
4.2 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4.2.1 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 第38页 |
4.2.2 天翼云主机产品没有清晰的营销策略 | 第38-39页 |
4.2.3 天翼云主机产品运营维系不到位 | 第39页 |
4.2.4 经理团队服务水平低下 | 第39-40页 |
4.2.5 扬州电信提供附加价值的负面问题 | 第40页 |
4.3 扬州电信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4.3.1 天翼云主机产品品牌建设意识薄弱 | 第40-41页 |
4.3.2 前后端KPI考核的不合理 | 第41页 |
4.3.3 前后端工作的脱离与不协调 | 第41-42页 |
4.3.4 装维人员的临时工作性质 | 第42页 |
4.3.5 客户经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 第42页 |
4.3.6 扬州电信附加增值业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42-44页 |
5 扬州电信天翼云主机产品市场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5.1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 第44-45页 |
5.1.1 建立前后端KPI绩效双向考评机制 | 第44页 |
5.1.2 增加装维外包人员转正机会 | 第44-45页 |
5.1.3 提升基础技能,以赛代训提升服务能力 | 第45页 |
5.2 建立全员产品服务维系意识 | 第45-46页 |
5.2.1 建立首问负责制与投诉考核机制 | 第45-46页 |
5.2.2 成立投诉判责中心 | 第46页 |
5.2.3 建立部门间联动联调机制 | 第46页 |
5.3 优化产品组合,建立多种营销策略,扩大新产品市场影响力 | 第46-47页 |
5.4 优化云主机品牌形象,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 第47页 |
5.5 树立全员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挖客户需求 | 第47-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