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浮游细菌概述 | 第14-19页 |
1.1.1 海洋浮游细菌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1.2 浮游细菌群落研究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 第16-18页 |
1.1.3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第18-19页 |
1.2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 | 第19-23页 |
1.2.1 环境选择(基于生态位理论)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1.2.2 中性过程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1.3 环境选择和中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 | 第23-24页 |
1.4 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1.4.1 基于培养和显微镜技术分析方法 | 第24页 |
1.4.2 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4-26页 |
1.4.3 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1.4.4 高通量测序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9-31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材料与方法 | 第31-42页 |
2.1 调查海区概况 | 第31-33页 |
2.1.1 深沪湾海域概况 | 第31-32页 |
2.1.2 东山湾海域概况 | 第32页 |
2.1.3 北部湾海域概况 | 第32-3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3-41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33-36页 |
2.2.2 DNA提取 | 第36-37页 |
2.2.3 PCR扩增以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第37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37-41页 |
2.3 核酸序列登录号 | 第41-42页 |
第3章 亚热带海湾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生物地理格局 | 第42-61页 |
3.1 结果 | 第42-55页 |
3.1.1 浮游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 第42-47页 |
3.1.2 浮游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格局 | 第47-50页 |
3.1.3 Abundance-occupancy关系 | 第50-51页 |
3.1.4 基于中性模型推断中性过程对群落构建的影响 | 第51-52页 |
3.1.5 环境和空间因子对浮游细菌群落地理分布的相对贡献 | 第52-54页 |
3.1.6 关联网络分析 | 第54-55页 |
3.2 讨论 | 第55-61页 |
3.2.1 浮游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生物地理格局 | 第55-57页 |
3.2.2 浮游细菌群落地理分布的控制因素 | 第57-58页 |
3.2.3 浮游细菌群落构建的生态学机制 | 第58-6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4.1 主要结果及结论 | 第61-62页 |
4.2 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4.3 不足之处 | 第63页 |
4.4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8页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