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后的税收风险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导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3 小结第15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本文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税收风险的概念第17页
    2.2 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第17-18页
    2.3 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第18-20页
第3章 “营改增”后的税收风险概述第20-32页
    3.1 “营改增”后国税部门面临的税收工作形势和现状第20-23页
        3.1.1 经济结构调整第20页
        3.1.2 改革全面推进第20-21页
        3.1.3 人力矛盾突出第21-22页
        3.1.4 税收现代化程度不高第22-23页
        3.1.5 社会管理转型第23页
    3.2 “营改增”后国税部门面临的各类风险第23-29页
        3.2.1 征管风险第23-25页
        3.2.2 服务风险第25-26页
        3.2.3 执法风险第26-27页
        3.2.4 廉政风险第27-28页
        3.2.5 舆情风险第28-29页
    3.3 “营改增”后税收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第29-32页
        3.3.1 人员队伍因素第29页
        3.3.2 法律制度因素第29页
        3.3.3 内部机制因素第29-30页
        3.3.4 外部环境因素第30-32页
第4章 其他国家的税收风险管理方式及其经验借鉴第32-35页
    4.1 设置专业机构进行税收风险监控第32页
    4.2 提高税收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第32-33页
    4.3 提高税源管理专业化程度第33页
    4.4 以纳税评估体系化改进税收风险管理第33-35页
第5章 完善“营改增”后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35-44页
    5.1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第35-37页
        5.1.1 开启税源管理“大数据”模式第35-36页
        5.1.2 加快推进国地税工作融合第36-37页
    5.2 增强履职专业程度第37-40页
        5.2.1 推动机构职能专业化第37-38页
        5.2.2 加大稽查打击力度第38-39页
        5.2.3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第39-40页
    5.3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第40-44页
        5.3.1 构建“三险同防”监督机制第40-42页
        5.3.2 建立完善违法举报机制第42-43页
        5.3.3 加强纪律管控机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四家连锁药店药学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税收风险管理优化研究--以天津地税系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