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无机盐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和结晶介稳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5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2-13页
   ·课题创新点与难点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2页
   ·无机盐溶解理论与研究进展第15-24页
     ·无机盐溶解理论第15-18页
     ·无机盐在超/亚临界水中溶解度研究进展第18-23页
     ·小结第23-24页
   ·盐水结晶理论与研究进展第24-29页
     ·无机盐结晶过程及应用第24-26页
     ·介稳区性质研究第26-29页
   ·晶体光学理论第29-32页
     ·双折射效应第29-30页
     ·均质体与非均质体第30-31页
     ·偏光显微镜原理第31-32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43页
   ·实验装置第32-36页
     ·观测装置的建立第32-33页
     ·可行性验证第33-36页
     ·装置的创新性第36页
   ·实验材料第36-37页
   ·实验条件确定及影响因素控制第37-38页
     ·实验条件的确定第37-38页
     ·实验影响因素第38页
   ·实验步骤第38-39页
     ·预处理第38-39页
     ·样品制作第39页
     ·观测第39页
   ·实验分析方法第39-43页
     ·溶解度的表示及测定第39-40页
     ·盐浓度的测定第40-41页
     ·体系压力计算第41-42页
     ·溶解度关联模型第42-43页
第四章 亚临界水中硫酸钙溶解度与介稳区影响研究第43-57页
   ·晶体性征与观测结果第43-44页
   ·介稳态影响因素分析第44-48页
     ·温速的影响第44-45页
     ·溶液pH 的影响第45-47页
     ·投加物的影响第47-48页
   ·溶解度与超溶解度的测定与拟合第48-57页
     ·溶解度与超溶解度测定结果第48-49页
     ·体系压力的计算与验证第49-53页
     ·溶解度曲线模型关联第53-57页
第五章 亚临界水中硫酸镁溶解度与介稳区影响研究第57-68页
   ·晶体性征与观测结果第57-58页
   ·介稳态影响因素分析第58-62页
     ·温速的影响第58-59页
     ·溶液pH 的影响第59-60页
     ·投加物的影响第60-62页
   ·溶解度与超溶解度的测定与拟合第62-68页
     ·溶解度与超溶解度测定结果第62-63页
     ·体系压力的计算与验证第63-65页
     ·溶解度曲线模型关联第65-68页
第六章 氯盐在超/亚临界水中溶解性研究第68-73页
   ·物性特征第68页
   ·超/亚临界水中溶解性研究结果分析第68-72页
     ·不饱和NaCl-H_2O 体系第68-69页
     ·饱和含结晶NaCl-H_2O 体系第69-71页
     ·饱和含结晶KCl-H_2O 体系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6页
   ·结论第73-74页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些非线性森林病虫害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下一篇:高浓度甲醛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