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高浓度甲醛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9页
   ·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第10-12页
   ·甲醛污染治理第12-18页
     ·通风换气式净化方法第12页
     ·控制温湿度第12-13页
     ·植物净化第13页
     ·物理吸附技术第13页
     ·臭氧氧化第13-14页
     ·空气负离子技术第14页
     ·光催化技术第14-15页
     ·常温催化氧化技术第15页
     ·生物技术第15-18页
   ·甲醛检测方法第18-24页
     ·分光光度法第18-22页
     ·色谱法第22-23页
     ·电化学法第23页
     ·荧光法第23页
     ·化学发光法第23-24页
   ·甲醛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第24页
   ·实验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甲醛降解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第29-44页
   ·引言第29-30页
   ·材料第30-33页
     ·甲醛降解菌样品的采集第30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30-32页
       ·培养基第30-31页
       ·试剂第31-32页
     ·药品与试剂第32-33页
     ·仪器第33页
   ·方法第33-38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第33-34页
       ·甲醛校准曲线的绘制第33-34页
       ·样品甲醛浓度的测定第34页
     ·菌株的筛选及驯化第34页
     ·菌株的的分离纯化第34页
     ·菌株的鉴定第34-38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4-36页
       ·革兰氏染色第36页
       ·透射电镜观察第36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36-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甲醛校准曲线第38-39页
     ·菌株的筛选及驯化第39页
     ·菌株的分离纯化第39-40页
     ·菌株的鉴定第40-42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0-41页
       ·革兰氏染色第41页
       ·透射电镜观察第41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41-42页
   ·小结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三章 甲醛降解菌降解条件的优化第44-58页
   ·引言第44-45页
   ·材料第45-47页
     ·菌株第45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45-46页
     ·药品与试剂第46-47页
     ·仪器第47页
   ·方法第47-50页
     ·样品甲醛浓度的测定第47页
     ·菌种的预培养第47-48页
     ·培养基第48-49页
       ·氮源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8页
       ·氮源浓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8页
       ·无机盐浓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8-49页
       ·微量元素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9页
     ·培养条件第49页
       ·温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9页
       ·pH 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49页
     ·降解条件的正交优化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5页
     ·培养基第50-53页
       ·氮源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0页
       ·氮源浓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0-51页
       ·无机盐浓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1-52页
       ·微量元素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2-53页
     ·培养条件第53-54页
       ·温度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3-54页
       ·pH 对甲醛降解的影响第54页
     ·降解条件的正交优化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甲醛生物降解反应器模拟初探第58-66页
   ·引言第58-59页
   ·材料第59-61页
     ·菌株第59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59-60页
     ·药品与试剂第60-61页
     ·仪器第61页
   ·方法第61-63页
     ·样品甲醛浓度的测定第61页
     ·菌种的预培养第61页
     ·不同浓度甲醛降解过程第61-62页
     ·甲醛生物降解反应器的模拟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4页
     ·不同浓度甲醛降解过程第63页
     ·甲醛生物降解反应器的模拟第63-64页
   ·结论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五章实验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66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66页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机盐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度和结晶介稳态研究
下一篇:温岭沿岸潮间带环境生态质量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