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基于MADYMO多刚体模型的微型汽车翻滚性能研究与优化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翻滚研究历史第12-14页
        1.2.2 汽车翻滚试验与法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汽车翻滚仿真现状研究第15-16页
        1.2.4 翻滚耐撞性优化研究第16-17页
        1.2.5 研究现状不足第17-18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平台翻滚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第20-34页
    2.1 翻滚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第20-28页
        2.1.1 试验方法对比分析第20-21页
        2.1.2 国内试验方法介绍第21-28页
    2.2 试验结果分析第28-31页
    2.3 平台翻滚试验改进第31-33页
    2.4 平台翻滚试验过程分析第33页
    2.5 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平台翻滚精细化多刚体模型建立与验证第34-55页
    3.1 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第34-36页
        3.1.1 原多刚体模型局限性分析第34-35页
        3.1.2 精细化多刚体模型第35-36页
    3.2 悬架系统精细化建模第36-40页
        3.2.1 麦弗逊独立悬架精细化模型建立第37-39页
        3.2.2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后悬架精细化模型建立第39-40页
    3.3 车顶精细化建模第40-46页
        3.3.1 车顶参数提取第40-42页
        3.3.2 车顶精细化模型建立第42-46页
        3.3.3 车顶精细化模型验证第46页
    3.4 接触特性定义第46-52页
        3.4.1 轮胎-挡板接触定义第47-49页
        3.4.2 车顶-地面接触定义第49-50页
        3.4.3 轮胎-地面接触定义第50-52页
    3.5 平台翻滚精细化多刚体模型验证第52-54页
        3.5.1 关键运动状态对应时刻对标第52页
        3.5.2 加速度与速度对标对标第52-53页
        3.5.3 主要部件变形对比第53-54页
    3.6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平台翻滚试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55-68页
    4.1 车身参数对翻滚性能影响分析第55-59页
        4.1.1 车身参数范围选取第55页
        4.1.2 反映翻滚性能指标的选取第55-57页
        4.1.3 车身参数对翻滚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第57-59页
    4.2 试验条件对翻滚性能的影响第59-66页
        4.2.1 试验平台参数对翻滚性能的影响第60-63页
        4.2.3 地面摩擦系数对翻滚圈数的影响分析第63-66页
    4.3 小结第66-68页
第5章 翻滚结构耐撞性的优化第68-87页
    5.1 关键结构分析第69-78页
        5.1.1 主要变形结构第69-70页
        5.1.2 主要受力结构第70-76页
        5.1.3 主要吸能结构第76-77页
        5.1.4 关键结构确定第77-78页
    5.2 耐撞性评价指标第78页
    5.3 关键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第78-86页
        5.3.1 优化设计变量第79-81页
        5.3.2 优化目标及约束第81页
        5.3.3 优化数学模型建立第81-82页
        5.3.4 多目标优化第82-84页
        5.3.5 优化结果第84-86页
    5.4 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6.1 全文总结第87-88页
    6.2 研究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A 作者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第94-95页
附录B 作者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制公交实时调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全向移动车运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