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厂论文--工厂设备及安装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全向移动车运动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背景第12页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AGV路径规划研究第14-16页
        1.2.3 AGV视觉导引研究第16-17页
        1.2.4 AGV路径跟踪研究第17-18页
        1.2.5 研究现状评述第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1页
第2章 FOMV设计及运动分析第21-56页
    2.1 FOMV总体方案设计第21-22页
        2.1.1 设计需求第21页
        2.1.2 方案设计第21-22页
    2.2 FOMV主体结构设计第22-32页
        2.2.1 车体结构设计第22-23页
        2.2.2 Mecanum轮辊子轮廓线设计第23-29页
        2.2.3 减震机构设计第29-30页
        2.2.4 驱动电机与减速机选型第30-31页
        2.2.5 FOMV整体参数第31-32页
    2.3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第32-36页
        2.3.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第32-33页
        2.3.2 硬件结构选择第33-35页
        2.3.3 软件设计第35-36页
    2.4 考虑Mecanum轮打滑的FOMV运动学模型第36-50页
        2.4.1 理想运动学模型建立第36-39页
        2.4.2 打滑因素分析第39页
        2.4.3 考虑打滑的运动学模型建立第39-41页
        2.4.4 打滑率计算第41-44页
        2.4.5 打滑率的二次回归拟合第44-50页
        2.4.6 运动补偿第50页
    2.5 运动仿真分析第50-54页
        2.5.1 纵向运动第51-52页
        2.5.2 横向运动第52-53页
        2.5.3 圆周运动第53-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3章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FOMV路径规划第56-69页
    3.1 环境模型建立第56-58页
        3.1.1 环境描述第56-57页
        3.1.2 障碍物标记第57-58页
        3.1.3 移动方式第58页
    3.2 FOMV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第58-64页
        3.2.1 遗传算法原理简介第59页
        3.2.2 编码第59-60页
        3.2.3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第60-61页
        3.2.4 种群初始化第61-62页
        3.2.5 遗传操作第62-63页
        3.2.6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流程图第63-64页
    3.3 仿真分析第64-68页
        3.3.1 最优路径求解第64-67页
        3.3.2 算法验证第67-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FOMV导引路径偏差参数提取第69-83页
    4.1 图像处理系统组成第69-73页
        4.1.1 摄像机标定第69-72页
        4.1.2 摄像机逆透视变换模型第72-73页
    4.2 导引路径图像预处理第73-79页
        4.2.1 图像采集第73-74页
        4.2.2 灰度化处理第74-75页
        4.2.3 二值化处理第75-77页
        4.2.4 图像去噪处理第77-79页
        4.2.5 本图像预处理算法总结第79页
    4.3 导引路径中心线偏差参数提取算法研究第79-82页
        4.3.1 基于等距行扫描的导引路径直线检测第79-80页
        4.3.2 最小二乘法拟合第80-81页
        4.3.3 世界坐标系下直线方程求解第81-82页
        4.3.4 偏差参数提取第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考虑打滑的FOMV路径跟踪第83-101页
    5.1 路径跟踪控制系统原理第83-84页
    5.2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84-87页
        5.2.1 输入量模糊化第84-85页
        5.2.2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第85页
        5.2.3 模糊控制规则制定第85-86页
        5.2.4 清晰化第86-87页
    5.3 最优控制器设计第87-92页
        5.3.1 驱动电机模型建立第87页
        5.3.2 位姿偏差模型建立第87-91页
        5.3.3 最优控制模型建立第91-92页
    5.4 算法仿真分析第92-95页
        5.4.1 控制器仿真结构设计第92-94页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94-95页
    5.5 路径跟踪实验第95-100页
        5.5.1 实验设计第95-96页
        5.5.2 结果分析第96-100页
    5.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6章 结论第101-103页
    6.1 研究总结第101-102页
    6.2 研究展望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110-111页
附录 实现基本全向运动的PLC程序第111-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DYMO多刚体模型的微型汽车翻滚性能研究与优化
下一篇:面向工程的气动管路压力响应时间的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