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第2章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4-24页 |
2.1 项目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2.1.1 项目风险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项目风险的分类 | 第14-15页 |
2.2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15-16页 |
2.3 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16-19页 |
2.3.1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第16-18页 |
2.3.2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2.3.3 项目风险控制方法 | 第19页 |
2.4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 第19-24页 |
2.4.1 建立项目风险控制体系 | 第19-21页 |
2.4.2 项目风险控制策略 | 第21-22页 |
2.4.3 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 | 第22-24页 |
第3章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概况 | 第24-33页 |
3.1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组织架构 | 第24-25页 |
3.2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 | 第25-29页 |
3.2.1 质量领域 | 第25-26页 |
3.2.2 安全领域 | 第26-27页 |
3.2.3 进度领域 | 第27页 |
3.2.4 商务领域 | 第27-29页 |
3.3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 | 第29-31页 |
3.4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重难点 | 第31-33页 |
第4章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33-42页 |
4.1 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4.1.1 头脑风暴法 | 第33-34页 |
4.1.2 德尔菲模型法 | 第34页 |
4.2 质量风险的识别 | 第34-35页 |
4.3 安全风险的识别 | 第35-37页 |
4.4 进度风险的识别 | 第37-38页 |
4.5 商务风险的识别 | 第38-40页 |
4.6 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第40-42页 |
第5章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 | 第42-54页 |
5.1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42-46页 |
5.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42-45页 |
5.1.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45-46页 |
5.2 项目风险评估过程 | 第46-51页 |
5.2.1 分层及构建结构 | 第46-47页 |
5.2.2 风险因素权重 | 第47-51页 |
5.3 项目风险评估结果 | 第51-54页 |
第6章 苏州中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 | 第54-68页 |
6.1 质量风险的控制 | 第54-59页 |
6.1.1 建立质量风险责任制 | 第54-56页 |
6.1.2 质量预警方案 | 第56-58页 |
6.1.3 质量风险信息化管理 | 第58-59页 |
6.2 安全风险的控制 | 第59-62页 |
6.2.1 安全风险控制沟通程序 | 第59-60页 |
6.2.2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表 | 第60-61页 |
6.2.3 安全应急方案 | 第61-62页 |
6.3 进度风险的控制 | 第62-65页 |
6.3.1 甘特图表 | 第62-63页 |
6.3.2 保障措施 | 第63-65页 |
6.4 商务风险的控制 | 第65-68页 |
6.4.1 施工环节三维度 | 第65-66页 |
6.4.2 人材机成本的控制 | 第66页 |
6.4.3 变更索赔的内容控制 | 第66-6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0页 |
7.2.1 本文局限性 | 第69页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