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友善教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5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的概述及必要性第15-20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1.1.1 友善第15页
        1.1.2 友善教育第15-16页
        1.1.3 道德与法治课友善教育第16页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的特点第16-18页
        1.2.1 长期渐进性第16-17页
        1.2.2 开放渗透性第17页
        1.2.3 社会实践性第17-18页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的必要性第18-20页
        1.3.1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18页
        1.3.2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第18-19页
        1.3.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19-20页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0-25页
    2.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2.1.1 教师友善教育教学理念不清晰第20-21页
        2.1.2 教师友善教育教学内容挖掘不足第21页
        2.1.3 教师友善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第21-22页
        2.1.4 初中生对友善的认知不足第22页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2-25页
        2.2.1 教师友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第23页
        2.2.2 教师友善教育理论知识不完备第23-24页
        2.2.3 教师友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第24页
        2.2.4 初中生受家庭友善教育缺失和社会环境冲击的影响第24-25页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友善教育的实施策略第25-40页
    3.1 渗透友善教育教学理念第25-26页
        3.1.1 因材施教的理念第25页
        3.1.2 师生民主互动的理念第25-26页
    3.2 挖掘友善教育教学内容第26-34页
        3.2.1 与自己为善第26-29页
        3.2.2 与他人为善第29-32页
        3.2.3 与社会为善第32-33页
        3.2.4 与自然为善第33-34页
    3.3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友善教育第34-38页
        3.3.1 情境式友善教学第34-35页
        3.3.2 讨论式友善教学第35-36页
        3.3.3 体悟式友善教学第36-38页
    3.4 提高初中生践行友善行为的能力第38-40页
        3.4.1 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友善认知第38页
        3.4.2 转变学习方式,提倡体验式学习第38-39页
        3.4.3 加强自我教育,践行友善行为第39-40页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友善教育课例——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让友谊之树常青》为例第40-46页
    4.1 课程标准第40页
    4.2 教材和学情分析第40页
    4.3 教学准备第40-41页
    4.4 教学过程第41-45页
    4.5 教学反思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友善教育访谈提纲第49-51页
附录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友善教育——《关爱他人》体悟式教学设计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提问对比研究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