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花卉寓意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史回顾 | 第12-19页 |
第一章 《诗经》花卉综观 | 第19-26页 |
第一节 《诗经》中的“花卉”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诗经》中与花卉相关的篇章及分类 | 第22-26页 |
第二章 《诗经》花卉的意蕴 | 第26-48页 |
第一节 比喻女子容颜 | 第26-35页 |
一、桃花 | 第26-30页 |
二、舜之花 | 第30-32页 |
三、荷花 | 第32-35页 |
第二节 男女传情达意 | 第35-41页 |
一、勺药 | 第35-38页 |
二、谖草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父母兄弟之深情 | 第41-48页 |
一、棠棣之花 | 第41-45页 |
二、蔚之花 | 第45-48页 |
第三章 《诗经》花卉在文学中的作用 | 第48-62页 |
第一节 《诗经》时代人们的生命意识 | 第48-52页 |
一、原始崇拜 | 第48-50页 |
二、生命繁殖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比兴手法的运用 | 第52-56页 |
一、起兴寄托 | 第52-54页 |
二、作比言己 | 第54-56页 |
第三节 审美情境的体现 | 第56-62页 |
一、花卉形态之自然美 | 第57-58页 |
二、生活实践之纯真美 | 第58-59页 |
三、情感体验之隐约美 | 第59-62页 |
第四章 《诗经》花卉意义在后世的传承及演变 | 第62-73页 |
第一节 《诗经》花卉意义的传承 | 第62-65页 |
第二节 《诗经》花卉意义的演变 | 第65-73页 |
一、创作者心境情感之变 | 第65-69页 |
二、外来文化影响之变 | 第69-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