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的动态与磨损动态可靠性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可靠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6页 |
1.2.2 动态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可靠性基本理论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可靠性的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2.3 计算可靠性数值的方法 | 第21-24页 |
2.3.1 一次二阶矩方法 | 第21-22页 |
2.3.2 响应面法 | 第22-23页 |
2.3.3 Monte Carlo法 | 第23页 |
2.3.4 随机有限元法(SFEM) | 第23-24页 |
2.4 数学理论 | 第24-25页 |
2.4.1 Kronecker积 | 第24页 |
2.4.2 常使用的矩阵 | 第24-25页 |
2.4.3 矩阵微分 | 第25页 |
2.5 摄动理论 | 第25-27页 |
2.5.1 正态分布可靠性设计 | 第26-27页 |
2.6 动态可靠性理论 | 第27-33页 |
2.6.1 强度不退化的理论 | 第28-31页 |
2.6.2 强度退化的理论 | 第31-33页 |
2.7 动态磨损可靠性设计 | 第33-34页 |
2.7.1 磨损副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内燃机配气机构传动链脱节概率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内燃机配气机构 | 第36-40页 |
3.2.1 配气机构振动简化模型 | 第38-40页 |
3.3 凸轮从动件的运动形式 | 第40-44页 |
3.3.1 凸轮的运动曲线 | 第40页 |
3.3.2 凸轮的从动件运动 | 第40-44页 |
3.4 计算传动链脱节概率 | 第44-46页 |
3.5 数值算例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车辆零部件的动态可靠性 | 第50-64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50-51页 |
4.3 车辆前轴 | 第51-55页 |
4.3.1 车辆前轴Monte Carlo验证 | 第52-53页 |
4.3.2 车辆前轴动态可靠性 | 第53-55页 |
4.4 车辆连杆 | 第55-59页 |
4.4.1 车辆连杆Monte Carlo验证 | 第56-57页 |
4.4.2 车辆连杆动态可靠性 | 第57-59页 |
4.5 车辆后桥 | 第59-62页 |
4.5.1 车辆后桥动态可靠性 | 第60-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车辆零部件的强度磨损动态可靠性 | 第64-76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磨损可靠性 | 第64-68页 |
5.2.1 磨损量的计算 | 第65-66页 |
5.2.2 接触应力的计算 | 第66-67页 |
5.2.3 磨损因数的确定 | 第67页 |
5.2.4 磨损可靠性的计算 | 第67页 |
5.2.5 Monte Carlo仿真 | 第67-68页 |
5.3 强度磨损动态可靠性 | 第68-69页 |
5.4 车辆前轴强度磨损动态可靠性 | 第69-72页 |
5.5 车辆连杆强度磨损动态可靠性 | 第72-7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页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