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3-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三、研究架构和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架构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的内容第16-23页
    一、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的内容第16-18页
        (一)创新精神第16页
        (二)求真精神第16-17页
        (三)抗压精神第17页
        (四)务实精神第17页
        (五)合作精神第17-18页
    二、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与特点第18-20页
        (一)全党范围内的求真务实第18-19页
        (二)社会层面的求真务实第19页
        (三)大学生层面的求真务实精神第19-20页
    三、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的意义第20-23页
        (一)求真务实精神是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第20-21页
        (二)求真务实精神是现代大学精神培育的需要第21-22页
        (三)求真务实精神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第22-23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现状及分析第23-42页
    一、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研究的方法第23-27页
        (一)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研究假设第23页
        (二)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3-26页
        (三)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研究的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第26-27页
    二、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现状第27-35页
        (一)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调查对象统计第27-28页
        (二)大学生求真务实的认知情况第28-30页
        (三)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认同情况第30-31页
        (四)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接纳情况第31-34页
        (五)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实践情况第34-35页
    三、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缺乏的原因第35-38页
        (一)内在原因第35-37页
        (二)外在原因第37-38页
    四、当代大学生在践行求真务实精神中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一)大学生求知愿望与能力的缺乏第38-39页
        (二)创新思维和动力的缺失第39页
        (三)影响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39页
        (四)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第39-40页
        (五)滋生学术造假行为和“学术泡沫”第40页
        (六)导致科研质量下降第40-42页
第三章 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的原则及路径第42-50页
    一、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原则第42-44页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第42页
        (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原则第42-43页
        (三)普遍性与层次性协调原则第43页
        (四)启发性与主体性兼顾原则第43页
        (五)学校、家庭、社会统一原则第43-44页
    二、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路径第44-50页
        (一)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提高第44-45页
        (二)端正大学生对科研和学术的态度第45-46页
        (三)在多种实践活动中深化求真务实精神第46-47页
        (四)学校、家庭、社会营造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环境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附录B: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调查问卷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二维杂化材料的制备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民族院校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