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有机无机二维杂化材料的制备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三阶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第11-20页
        1.1.1 三阶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第11-12页
        1.1.2 三阶非线性光学的常用测试技术第12-13页
        1.1.3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第13-16页
        1.1.4 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第16-20页
    1.2 二维材料在非线性光学中的应用第20-24页
        1.2.1 石墨烯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2.2 类石墨烯(MoS_2,WS_2)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2.3 有机共轭小分子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1.3 本论文选题思路第24-25页
第二章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25-39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过程第26-29页
        2.2.1 实验原料第26-27页
        2.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27页
        2.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27-28页
        2.2.4 rGO-Pb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8页
        2.3.1 rGO-PbS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29-31页
        2.3.2 rGO-PbS复合材料的光谱表征第31-33页
        2.3.3 rGO-PbS复合材料的光限幅性质研究第33-35页
        2.3.4 rGO-PbS复合材料的光限幅机理研究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MoS_2,WS_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39-59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实验过程第40-43页
        3.2.1 实验原料第40页
        3.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40-41页
        3.2.3 P3HT-MoS_2异质结材料的制备第41页
        3.2.4 MoS_2,WS_2与贵金属(Au和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1-42页
        3.2.5 PbS-W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8页
        3.3.1 P3HT-MoS_2异质结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研究第43-44页
        3.3.2 P3HT-MoS_2异质结的光谱性质研究第44-47页
        3.3.3 P3HT-MoS_2异质结的形貌及结构研究第47-49页
        3.3.4 P3HT-MoS_2异质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49-51页
        3.3.5 P3HT-MoS_2异质结的光限幅机理研究第51-53页
        3.3.6 Au-WS_2和Ag-WS_2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质研究第53-54页
        3.3.7 Au-MoS_2和Ag-MoS_2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质研究第54-57页
        3.3.8 PbS-WS_2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质研究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WS_2二维纳米材料在激光锁模中的应用第59-64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实验过程第60页
        4.2.1 实验材料第60页
        4.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60页
        4.2.3 材料制备第6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0-63页
        4.3.1 WS_2纳米片的表征第60-62页
        4.3.2 WS_2纳米片的激光锁模性质研究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TiC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在激光锁模中的研究第64-70页
    5.1 引言第64-65页
    5.2 实验过程第65-66页
        5.2.1 实验原料第65页
        5.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65页
        5.2.3 材料制备第65-6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6-69页
        5.3.1 TiC纳米片的表征第66-68页
        5.3.2 TiC纳米片的激光锁模性质研究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并五苯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70-91页
    6.1 引言第70-71页
    6.2 实验过程第71-73页
        6.2.1 实验原料第71页
        6.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71-73页
        6.2.3 不同浓度并五苯衍生物溶液的配制第73页
        6.2.4 并五苯衍生物高聚物薄膜的制备第7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3-90页
        6.3.1 并五苯衍生物在溶液中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73-76页
        6.3.2 并五苯衍生物的光限幅机理研究第76-87页
        6.3.3 并五苯衍生物在薄膜中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87-90页
    6.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基于其他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研究第91-108页
    7.1 引言第91-93页
    7.2 实验过程第93-96页
        7.2.1 实验原料第93页
        7.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第93页
        7.2.3 不同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的制备第93-94页
        7.2.4 金纳米溶胶的合成第94-95页
        7.2.5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第95-96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96-107页
        7.3.1 不同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的形貌和光谱表征第96-100页
        7.3.2 不同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的开孔Z-扫描测试第100-101页
        7.3.3 金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第101-102页
        7.3.4 “金纳米-FITC”体系中加入汞离子后的光谱表征第102-106页
        7.3.5 金纳米溶胶的开孔Z-扫描测试第106-107页
    7.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1页
    8.1 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8.2 研究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