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时空双尺度的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1.2.2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情况 | 第11页 |
1.3 电动汽车负荷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特性研究 | 第12-13页 |
1.3.2 电动汽车运行规律研究 | 第13-14页 |
1.3.3 电动汽车电能补给方式研究 | 第14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本文相关理论知识 | 第16-23页 |
2.1 电动汽车的主要分类 | 第16-17页 |
2.2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 | 第17-20页 |
2.3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 蒙特卡洛法简介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电动汽车负荷预测建模 | 第23-40页 |
3.1 负荷影响因素 | 第23-28页 |
3.1.1 电动汽车类别 | 第23-24页 |
3.1.2 起始充电时间 | 第24页 |
3.1.3 日行驶里程 | 第24-25页 |
3.1.4 电池容量及起始荷电量 | 第25-26页 |
3.1.5 充电功率 | 第26-28页 |
3.2 充电模式分析 | 第28-31页 |
3.2.1 公交车充电模式分析 | 第28-29页 |
3.2.2 出租车充电模式分析 | 第29页 |
3.2.3 公务车充电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3.2.4 私家车充电模式分析 | 第30-31页 |
3.3 规模化电动汽车负荷预测仿真计算 | 第31-39页 |
3.3.1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电动汽车负荷计算 | 第31-32页 |
3.3.2 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 | 第32页 |
3.3.3 负荷预测曲线 | 第32-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时空双尺度负荷预测模型 | 第40-52页 |
4.1 停车需求模型 | 第40-43页 |
4.2 时空运动模型 | 第43-47页 |
4.3 预测结果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