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孝道教育研究--以蕲春县南征中学为依据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一、绪论 | 第12-17页 |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 选题的依据 | 第12页 |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 关于《孝经》的研究 | 第13-14页 |
| (2) 对孝的起源的研究 | 第14页 |
| (3) 对孝的内涵的研究 | 第14页 |
| (4) 对传统孝道的反思与现代价值的研究 | 第14-15页 |
| (5) 关于初中生孝道教育的研究 | 第15页 |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 二、孝道的内涵及加强初中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 第17-24页 |
| (一)孝道的内涵 | 第17-21页 |
| 1. 传统孝道的内涵 | 第17-19页 |
| (1) 敬亲 | 第17-18页 |
| (2) 奉养 | 第18页 |
| (3) 传宗接代 | 第18页 |
| (4) 立身 | 第18页 |
| (5) 善继善述 | 第18页 |
| (6) 善终 | 第18-19页 |
| 2. 当代孝道的内涵 | 第19-21页 |
| (1) 孝敬父母 | 第19-20页 |
| (2) 尊老爱幼 | 第20页 |
| (3) 与人为善 | 第20页 |
| (4) 感恩博爱 | 第20-21页 |
| (二) 加强初中生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21-24页 |
| 1. 孝道教育 | 第21-22页 |
| (1) 孝道教育的内涵 | 第21页 |
| (2) 孝道教育的方法 | 第21-22页 |
| 2. 加强初中生孝道教育的意义 | 第22-24页 |
| (1) 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 | 第22页 |
| (2) 有助于协调初中生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 第22-23页 |
| (3) 有助于社会养老风气的形成 | 第23-24页 |
| 三、南征中学孝道教育状况 | 第24-33页 |
| (一) 对南征中学孝道调查的说明 | 第24页 |
| (二) 南征中学孝道教育产生的背景 | 第24-26页 |
| 1. 寒坡岭孝文化的传说 | 第24-25页 |
| 2. 留守儿童孝道教育缺乏的现实 | 第25-26页 |
| (三) 南征中学孝道教育的具体做法 | 第26-28页 |
| 1. “八个一”工程 | 第26页 |
| 2. 孝道教育十大体系 | 第26-28页 |
| (四) 南征中学孝道教育成果评价 | 第28-33页 |
| 1. 学生的评价——学生问卷结果 | 第28-29页 |
| 2. 教师的评价——教师问卷结果 | 第29-30页 |
| 3. 家长的评价——家长问卷结果 | 第30-31页 |
| 4. 成果的总体评价 | 第31-33页 |
| 四、改进初中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 第33-37页 |
| (一) 南征中学孝道教育的经验和完善 | 第33-34页 |
| 1. 值得借鉴的经验 | 第33页 |
| 2. 需要改进的地方 | 第33-34页 |
| (二) 初中生孝道教育的对策 | 第34-37页 |
| 1. 家庭教育 | 第34-35页 |
| 2. 学校教育 | 第35-36页 |
| 3. 社会氛围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 第40-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