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2 农户贷款及违约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第15-17页 |
2.1.1 农户贷款 | 第15页 |
2.1.2 贷款五级分类 | 第15页 |
2.1.3 违约 | 第15-16页 |
2.1.4 农户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3 N市农村商业银行C支行农户贷款现状及违约分析 | 第17-23页 |
3.1 C支行农户贷款相关介绍 | 第17-18页 |
3.1.1 农户贷款办理条件 | 第17页 |
3.1.2 农户贷款的期限、利率、申请渠道 | 第17-18页 |
3.1.3 农户贷款的担保方式 | 第18页 |
3.2 C支行农户贷款结构和规模分析 | 第18-20页 |
3.2.1 担保方式相对集中在保证贷款 | 第18-19页 |
3.2.2 五级分类主要集中在关注类贷款 | 第19页 |
3.2.3 贷款主要以小额贷款为主 | 第19-20页 |
3.3 C支行农户贷款违约分析 | 第20-23页 |
3.3.1 C支行贷款违约的农户在增加 | 第20页 |
3.3.2 C支行违约贷款单笔贷款金额在加大 | 第20-21页 |
3.3.3 C支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非信用村 | 第21页 |
3.3.4 与N市农村商业银行其他分支机构的比较分析 | 第21-23页 |
4 C支行农户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 | 第23-29页 |
4.1 农户家庭人口数 | 第23页 |
4.2 借款人特征 | 第23-25页 |
4.3 借款人还款能力 | 第25-26页 |
4.4 农户贷款指标 | 第26-28页 |
4.5 借款人信誉状况 | 第28-29页 |
5 农户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9-36页 |
5.1 模型的构建 | 第29页 |
5.2 变量的选择与解释 | 第29-31页 |
5.3 模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34页 |
5.4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6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36-4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36-37页 |
6.2 建议 | 第37-39页 |
6.2.1 完善农户贷款风险管理模型 | 第37-38页 |
6.2.2 改变贷款利率的影响作用 | 第38页 |
6.2.3 增强信用村的影响作用 | 第38页 |
6.2.4 加强农户的信用意识 | 第38-39页 |
6.2.5 加强账户日均的影响效应 | 第39页 |
6.2.6 坚持“小额、流动、分散”贷款发放原则 | 第3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