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残余应力的分类及检测技术 | 第16-17页 |
1.2.2 残余应力的产生及其对工件性能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3 残余应力的调控及消除方法 | 第19-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分子动力学简介 | 第22-29页 |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22页 |
2.2 牛顿运动方程 | 第22-23页 |
2.3 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23-24页 |
2.3.1 Verlet算法 | 第23-24页 |
2.3.2 Leap-frog算法 | 第24页 |
2.3.3 Velocity-Verlet算法 | 第24页 |
2.4 分子动力学中的系综 | 第24-25页 |
2.4.1 等温等压系综 | 第24-25页 |
2.4.2 正则系综 | 第25页 |
2.4.3 微正则系综 | 第25页 |
2.5 势函数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 第25-26页 |
2.6 系统平衡的控制技术 | 第26-27页 |
2.6.1 温度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2.6.2 压力控制方法 | 第27页 |
2.7 常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介绍 | 第27-28页 |
2.7.1 模拟软件 | 第27-28页 |
2.7.2 可视化软件 | 第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退火参数下γ-TiAl合金中残余应力的调控 | 第29-41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多晶模型的建立和模拟参数设置 | 第30-32页 |
3.2.1 多晶γ-TiAl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3.2.2 模拟参数设置 | 第30-31页 |
3.2.3 残余应力的计算 | 第31-32页 |
3.3 退火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 | 第32-33页 |
3.4 退火过程中微观缺陷的演化 | 第33-35页 |
3.5 不同参数退火后残余应力的分布 | 第35-38页 |
3.6 微观缺陷演化与退火后残余应力的分布 | 第38-40页 |
3.7 结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残余应力对含Σ3(111)孪晶界γ-TiAl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41-53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双晶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41-43页 |
4.2.1 双晶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4.2.2 拉伸参数设置 | 第42-43页 |
4.3 残余应力对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43-49页 |
4.3.1 无预压变形时的拉伸断裂 | 第43-45页 |
4.3.2 晶界间距对断裂行为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3 不同残余应力分布时的拉伸断裂行为 | 第47-49页 |
4.4 不同温度下残余应力和断裂行为的演化 | 第49-52页 |
4.5 结论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本文总结 | 第53-54页 |
后期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