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敞车论文

新型轨道平敞通用车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国外平敞通用车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铁路敞车发展概述第12-13页
        1.2.2 国外铁路平车发展概述第13-15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第16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1.5.1 论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论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主要技术参数选取第18-26页
    2.1 自重系数第18-19页
    2.2 比容系数第19-20页
    2.3 车辆长度第20-21页
    2.4 车辆宽度第21-22页
    2.5 车辆高度第22页
    2.6 材料第22-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轨道平敞通用车方案设计及三维建模第26-40页
    3.1 总体设计思路第26-27页
    3.2 研制目标第27页
    3.3 设计要求第27页
    3.4 方案的选型及拟定第27-31页
    3.5 侧墙的方案设计第31-32页
    3.6 上下侧墙联动机构方案设计第32-34页
    3.7 上下侧墙自锁机构方案设计第34-35页
    3.8 端墙设计第35-37页
    3.9 支撑杆设计第37-38页
    3.10 底架的选型第38页
    3.11 车体三维建模第38-39页
    3.12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关键零部件设计计算及分析第40-50页
    4.1 上侧墙顶杆计算第40-41页
    4.2 齿轮的选型及计算第41-45页
    4.3 下侧墙顶杆的计算第45-46页
    4.4 驱动力矩计算第46-49页
        4.4.1 滚动螺旋传动的设计计算及选型第46-49页
        4.4.2 滚动螺旋传动力矩计算第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车体结构可靠性分析第50-68页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50页
    5.2 轨道平敞通用车车体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5.2.1 整车几何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5.2.2 整车几何模型的简化第51页
    5.3 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建立第51-54页
        5.3.1 定义材料属性第51-52页
        5.3.2 载荷工况的确定第52-54页
    5.4 载荷工况条件第54-55页
    5.5 车体刚度和强度评定标准第55-62页
    5.6 车体模态分析第62-66页
        5.6.1 模态分析理论第62-63页
        5.6.2 车体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第63-64页
        5.6.3 车体模态分析结果第64-66页
    5.7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第66-67页
        5.7.1 疲劳寿命基本理论第66页
        5.7.2 车体疲劳载荷第66页
        5.7.3 疲劳寿命估算第66-67页
    5.8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C卡数据的地铁站点交通压力分析方法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