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地铁过轨运输论文

基于IC卡数据的地铁站点交通压力分析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公共交通IC卡刷卡数据利用及OD矩阵方法第11-13页
        1.2.2 断面客流理论第13-14页
        1.2.3 基于土地利用的分析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5-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地铁站点交通压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第19-33页
    2.1 地铁站点交通压力的理论定义第20-22页
    2.2 地铁IC卡刷卡数据处理第22-25页
        2.2.1 南京地铁线路上下行方向规定第22-23页
        2.2.2 南京地铁IC卡刷卡原始数据介绍第23-25页
    2.3 基于地铁IC卡刷卡原始数据的南京市地铁OD矩阵的计算方法第25-28页
    2.4 基于地铁OD矩阵的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方法第28-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南京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第33-45页
    3.1 南京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结果与ArcGIS第33-35页
    3.2 南京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结果的单图分析第35-37页
    3.3 南京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结果的多图比较分析第37-41页
    3.4 基于南京地铁站点交通压力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基于城市空间地理信息的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第45-61页
    4.1 信息点(POI)的介绍与利用第46-48页
    4.2 南京市POI信息点的分类规定与自变量选择第48-50页
    4.3 由POI信息点获取自变量第50-54页
    4.4 地铁站点交通压力的传统最小二乘一般线性回归过程与结果分析示例第54-56页
    4.5 全部情况下的一般线性回归结果与分析第56-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与最终结果讨论第61-71页
    5.1 地理加权回归(GWR)介绍第61-63页
    5.2 莫兰指数Moran's I第63-65页
    5.3 站点交通压力的地理加权回归过程示例与结果第65-67页
    5.4 站点交通压力的关键贡献来源分析与控制建议第67-70页
        5.4.1 南京地铁3号线开通前第67-68页
        5.4.2 南京地铁3号线开通后第68页
        5.4.3 综合比较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4页
    6.1 总结第71-73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历史城区客流特性分析方法--以苏州古城为例
下一篇:新型轨道平敞通用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