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道德与法治》课对公民思想道德的培养影响巨大 | 第11页 |
(二)完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使其科学化 | 第11-12页 |
(三)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 第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 第12页 |
(二)教学测评 | 第12-13页 |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 | 第13页 |
(四)量表测评法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0-21页 |
(二)观察法 | 第21页 |
(三)谈话法 | 第21页 |
(四)文件法 | 第21页 |
五、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一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现状 | 第23-27页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一)测评目的被曲解 | 第23页 |
(二)测评组织机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三)测评缺乏有效的沟通与指导 | 第24页 |
(四)测评结果的原因分析不到位和测评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24页 |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改进的方向 | 第24-27页 |
(一)明确测评目的 | 第24-25页 |
(二)完善测评组织机构 | 第25页 |
(三)加强培训 | 第25-26页 |
(四)做好反馈和沟通工作 | 第26页 |
(五)加强对结果的分析和审核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量表设计 | 第27-36页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具有特殊性 | 第27页 |
二、量表设计 | 第27-36页 |
(一)测评目标 | 第27-28页 |
(二)测评理论依据 | 第28页 |
(三)测评标准 | 第28-32页 |
(四)测评量表 | 第32-34页 |
(五)对初步编制好的测评量表进行的预测 | 第34页 |
(六)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量表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效果的研究 | 第36-40页 |
一、理论效果 | 第36-37页 |
(一)完善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 第36页 |
(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提供参考 | 第36-37页 |
(三)有效地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工作的开展 | 第37页 |
二、实践效果 | 第37-38页 |
(一)有利于把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成道德行为 | 第37页 |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 第37-38页 |
(三)保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测评更加科学 | 第38页 |
三、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 第38-40页 |
(一)在测评指标分数所占权重分配上不够精确 | 第38页 |
(二)测评主体对测评量表缺乏参与热情,主动性不强 | 第38页 |
(三)参考资料少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