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历史社会地理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1821-1949)--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中心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5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意义:从一则故事谈起第11-13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移民社会研究第13-15页
        二、“国家与社会”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三、新疆社会史的研究第18-20页
    第三节 几个主旨概念的说明和界定第20-29页
        一、历史社会地理和移民社会第20-25页
        二、研究区域:乌鲁木齐地区第25-27页
        三、研究时段:1821—1949年第27页
        四、“界”与“互动”及水利共同体第27-29页
    第四节 研究史料、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第29-35页
        一、史料与方法第29-31页
        二、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第31-35页
第二章 移植与模拟(上):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乡村管理体系的设置为中心第35-77页
    第一节 由主角到配角:里甲制向保甲制转换第35-41页
    第二节 由配角到主角:乡约、“水利”和农官第41-63页
        一、乡约第41-51页
        二、“水利”第51-60页
        三、农官第60-63页
    第三节 政区格局与民团: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演变第63-77页
        一、同治、光绪年间持续动乱时期的社会控制第63-68页
        二、变乱格局下的地方秩序:阿古柏对乌鲁木齐地区乡村社会的入侵第68-77页
第三章 移植与模拟(下):移民社会组织体系的构建与运转——以教育、交通、宗族与大户为例第77-107页
    第一节 教育与地方社会——学宫、学堂、学校第77-95页
        一、1821-1944年间乌鲁木齐地区教育发展阶段第78-82页
        二、几个教育方面的空间对比与分析第82-83页
        三、教育发展中的官民互动与响应第83-91页
        四、1821-1949年间乌鲁木齐地区教育与乡村社会第91-95页
    第二节 由军控到民控——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第95-98页
        一、军控时期——军台和营塘第95-96页
        二、民控时期——军台、营塘向驿站的转变第96-98页
    第三节 宗族与大户第98-107页
        一、宗族第99-102页
        二、大户第102-107页
第四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上)——以地方用水为中心第107-139页
    第一节 历史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特征第107-119页
        一、1864年以前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第107-109页
        二、1864年至民国时期水利开发的时空过程第109-119页
    第二节 分水制度及内部互动秩序第119-139页
        一、分水制度第120-127页
        二、水利社会内部的互动秩序第127-136页
        三、民众对地方用水秩序的响应第136-139页
第五章 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互动秩序(下)——以国家与地方之间争水个案为中心第139-163页
    第一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第139-145页
        一、争水发生的原因第139-141页
        二、争水纠纷中民众的无奈第141-145页
    第二节 区域互动中的争水个案分析第145-154页
        一、户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第145-147页
        二、村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晒干渠”与“七对一”第147-152页
        三、县际之间的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第152-154页
    第三节 国家与地方之间互动与争水个案分析第154-163页
        一、城市与农业用水之争的个案分析第155-158页
        二、屯垦队与原居民之间的用水之争第158-159页
        三、农、牧区之间争水个案分析第159-163页
第六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上)——以妇女类型和婚姻观的转变为例第163-185页
    第一节 几种主要的妇女类型第163-174页
        一、佥妇第163-166页
        二、节妇和烈女第166-174页
    第二节 妇女婚姻观的转变与社会建构第174-185页
        一、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关系第174-180页
        二、环境与社会互动中的婚姻观念转变第180-185页
第七章 环境与社会秩序的构建(下)——以婚姻类型和个案分析为例第185-213页
    第一节 社会环境互动下的婚姻类型及其个案分析第185-200页
        一、赘婚第185-191页
        二、骗婚第191-194页
        三、买卖婚姻第194-198页
        四、霸婚与抢婚第198-200页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婚俗的互动关系第200-206页
        一、社会环境与婚姻的互动第200-203页
        二、社会环境与婚俗的形成第203-206页
    第三节 政府与婚姻法律第206-213页
        一、政府与婚姻法制第206-209页
        二、宗教与婚姻习俗第209-211页
        三、政府对婚姻问题的处理第211-213页
结语第213-217页
参考文献第217-225页
附录第225-227页
致谢第227-229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前期西州户籍文书研究(640-755)
下一篇:动物保健行业经销伙伴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