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RD29A启动子和CBF1的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雏菊的遗传转化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1页
    1.1 植物的抗冻机制第12-14页
        1.1.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第12-13页
        1.1.2 植物激素和代谢物在植物抗冻机制中的作用第13-14页
    1.2 RD29A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 RD29A的发现及其基因结构第14-15页
        1.2.2 RD29A的表达与调控第15-16页
        1.2.3 RD29A启动子的应用第16-17页
    1.3 CBFs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CBFs的发现及其基因结构第17-18页
        1.3.2 CBFs的蛋白结构第18页
        1.3.3 CBFs的表达与调控第18-19页
    1.4 雏菊的相关研究第19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拟南芥RD29A启动子和CBF1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1-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1.1 植物材料第21页
        2.1.2 菌株及质粒第21页
        2.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21-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2.1 拟南芥培养条件第23页
        2.2.2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3页
        2.2.3 CBF1及RD29A启动子的高保真扩增第23-24页
        2.2.4 PCR产物纯化第24-25页
        2.2.5 质粒DNA的提取第25页
        2.2.6 CBF、RD29A启动子及质粒的双酶切第25页
        2.2.7 凝胶回收第25-26页
        2.2.8 连接第26页
        2.2.9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26页
        2.2.10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26页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6-36页
        2.3.1 拟南芥C24基因组DNA提取第26页
        2.3.2 CBF1及RD29A启动子的高保真扩增第26-28页
        2.3.3 质粒DNA的提取第28页
        2.3.4 CBF1、RD29A启动子及质粒的双酶切第28-29页
        2.3.5 凝胶回收第29页
        2.3.6 阳性克隆PCR和酶切验证第29-32页
        2.3.7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32-33页
        2.3.8 序列分析第33-36页
第三章 雏菊再生体系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第36-51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3.1.1 植物材料第36页
        3.1.2 菌株第36页
        3.1.3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第36页
        3.1.4 主要培养基第36-37页
    3.2 实验方法第37-40页
        3.2.1 培养条件第37页
        3.2.2 无菌苗的获得第37页
        3.2.3 雏菊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7-38页
        3.2.4 转化方法和转化条件的研究第38-39页
        3.2.5 转基因植株的验证第39-40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0-51页
        3.3.1 不同生长激素配比对雏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第40-42页
        3.3.2 NAA浓度对雏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第42-43页
        3.3.3 抑制LBA4404生长的最佳Cef浓度的确定第43-44页
        3.3.4 不同Kan浓度对雏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第44-45页
        3.3.5 不同Kan浓度对雏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第45-47页
        3.3.6 不同侵染条件对雏菊叶片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7页
        3.3.7 转基因苗的初步验证第47-48页
        3.3.8 转基因苗的表型及抗冻性第48-5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FtsH12蛋白酶调控叶绿体发育功能研究
下一篇:肝素黄杆菌肝素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