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连作障碍的危害 | 第10-11页 |
1.1.2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11-12页 |
1.2 地黄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地黄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地黄连作障碍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钙信号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1 钙信号 | 第14-15页 |
1.3.2 钙信号在植物感知和响应不同环境刺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第15-16页 |
1.3.3 钙信号可能参与连作障碍胁迫响应 | 第16页 |
1.4 蛋白质组学 | 第16-17页 |
1.4.1 蛋白质学的产生 | 第16页 |
1.4.2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及难点 | 第16-17页 |
1.4.3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17页 |
1.5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 | 第17-18页 |
1.6 iTRAQ技术 | 第18-20页 |
1.6.1 iTRAQ技术的原理 | 第18-19页 |
1.6.2 iTRAQ技术的优势 | 第19-20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2 材料处理 | 第22页 |
2.3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3.1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3.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4 实验操作步骤 | 第23-26页 |
2.4.1 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2 蛋白定量 | 第24页 |
2.4.3 蛋白定量的原理 | 第24页 |
2.4.4 SDS‐PAGE电泳样品检测实验 | 第24页 |
2.4.5 蛋白还原烷基化及酶解 | 第24-25页 |
2.4.6 蛋白标记及质谱预实验 | 第25页 |
2.4.7 磷酸化肽富集及LC‐MSMS分析 | 第25-26页 |
2.4.8 质谱鉴定 | 第26页 |
2.5 原始数据 | 第26页 |
2.6 数据库结果检索 | 第26-27页 |
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页 |
3.结果 | 第27-49页 |
3.1 地黄膨大前期蛋白的浓度鉴定 | 第27-29页 |
3.1.1 标准蛋白曲线的制作 | 第27-29页 |
3.1.2 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质量 | 第29页 |
3.2 地黄块根蛋白质iTRAQ的结果 | 第29-37页 |
3.2.1 蛋白质鉴定结果 | 第29-31页 |
3.2.2 差异表达磷酸化蛋白筛选标准 | 第31-35页 |
3.2.3 对两间差异表达磷酸化蛋白进行分析 | 第35-37页 |
3.3 差异表达磷酸化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9页 |
3.3.1 差异表达磷酸化蛋白GO注释分析 | 第37-38页 |
3.3.2 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分析 | 第38-41页 |
3.3.3 磷酸化蛋白互作分析 | 第41-49页 |
4.讨论与分析 | 第49-54页 |
4.1 响应地黄连作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49-52页 |
4.1.1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 | 第49-50页 |
4.1.2 钙信号系统 | 第50-51页 |
4.1.3 内吞作用及吞噬体 | 第51-52页 |
4.2 转录因子在地黄连作中的错乱表达 | 第52-53页 |
4.3 植物激素对地黄连作的影响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Abstract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