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百脉根GAP2共生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苜蓿NAD1基因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第10-12页
第一章 LjGAP2突变体筛选及稳定转化表型鉴定第12-46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生物固氮与共生固氮简介第12页
        1.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系统第12-16页
            1.2.1 根瘤的形成过程第13-14页
            1.2.2 结瘤因子第14-15页
            1.2.3 结瘤因子受体蛋白激酶第15-16页
        1.3 小G蛋白第16-18页
            1.3.1 小G蛋白家族第16-17页
            1.3.2 小G蛋白的分类第17-18页
        1.4 ROP蛋白第18-21页
            1.4.1 ROP蛋白的结构第18-19页
            1.4.2 ROP蛋白的分类第19-20页
            1.4.3 ROP蛋白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多样性第20页
            1.4.4 ROP蛋白的调控机制第20-21页
        1.5 GAP蛋白第21-24页
            1.5.1 RopGAPs的结构和功能第21页
            1.5.2 RopGAPs蛋白的分类第21-22页
            1.5.3 CRIB结构域第22-23页
            1.5.4 RopGAPs在植物中的功能第23-24页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5页
        2.1 材料第25-26页
            2.1.1 植物材料第25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25-26页
        2.2 方法第26-35页
            2.2.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第26页
            2.2.2 GATEWAY方法构建载体第26-27页
            2.2.3 百脉根稳定转化第27-32页
            2.2.4 表达分析第32-33页
            2.2.5 百脉根的共生表型鉴定第33-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44页
        3.1 LjGAP2 LORE1插入突变体鉴定第35-36页
        3.2 LjGAP2超表达和RNAi稳定转化植株的培育第36-37页
            3.2.1 LjGAP2超表达和RNAi稳定转化载体构建第36页
            3.2.2 LjGAP2超表达和RNAi稳定转化第36-37页
        3.3 LjGAP2超表达和RNAi稳定转化植株的鉴定第37-38页
        3.4 LjGAP2超表达和RNAi植株的共生表型第38-44页
            3.4.1 转基因阳性苗的筛选第38-39页
            3.4.2 转基因表型鉴定及分析第39-42页
            3.4.3 LjGAP2超表达可能影响植株发育第42-44页
    4 总结讨论及展望第44-46页
        4.1 总结讨论第44-45页
        4.2 展望第45-46页
第二章 苜蓿nad1突变体互补及蛋白结构域功能分析第46-60页
    1 研究背景第46-49页
        1.1 NAD1蛋白的发现第46-47页
        1.2 NAD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第47-48页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48-4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9-53页
        2.1 材料第49-50页
            2.1.1 植物材料第49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49-50页
        2.2 方法第50-53页
            2.2.1 Gibson等温一步克隆法第50-51页
            2.2.2 种子消毒及萌发第51页
            2.2.3 苜蓿毛根转化和鉴定第51-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3.1 MtNAD1功能结构域探索第53-57页
            3.1.1 克隆构建第53-54页
            3.1.2 结构域替换第54-55页
            3.1.3 CT结构域点突变第55-56页
            3.1.4 跨膜结构域点突变第56-57页
        3.2 筛选抑制Mtnad1突变体表型的根瘤菌基因第57-59页
    4 总结讨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附录一: 本研究所用引物第69-72页
附录二: cDNA和氨基酸序列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百脉根NIN相互作用蛋白NIP2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下一篇:除虫菊E-β-法尼烯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