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除虫菊及抗虫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2 植物抗虫防御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1 植物抗虫防御的类型 | 第11页 |
1.2.2 植物抗虫防御反应的信号传导 | 第11-12页 |
1.3 植物萜类物质生态功能及释放规律研究 | 第12-13页 |
1.3.1 植物萜类物质的生态功能 | 第12页 |
1.3.2 影响萜类物质释放的因素 | 第12-13页 |
1.4 E-β-法尼烯及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1.5 萜类物质合成酶基因及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6 机械损伤、虫害和MeJA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5-16页 |
1.6.1 机械损伤 | 第15页 |
1.6.2 虫害取食损伤 | 第15页 |
1.6.3 外源激素茉莉酸甲酯 | 第15-16页 |
1.7 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7.1 启动子的基本结构 | 第16页 |
1.7.2 启动子分类 | 第16-17页 |
1.7.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9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 第20页 |
2.1.2 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1.4 主要溶液 | 第21页 |
2.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6 植物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及数据库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9页 |
2.2.1 EβFS基因gDNA全长的克隆 | 第21-27页 |
2.2.2 高保真酶扩增EβFS基因启动子 | 第27-28页 |
2.2.3 EβFS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28页 |
2.2.4 EβFS基因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的载体构建 | 第28-32页 |
2.2.5 叶盘法转烟草 | 第32-35页 |
2.2.6 转基因烟草的阳性鉴定 | 第35页 |
2.2.7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35-36页 |
2.2.8 不同诱导条件下GUS酶活性测定 | 第36-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4页 |
3.1 EβFS基因gDNA全长的克隆 | 第39-40页 |
3.1.1 PCR扩增结果 | 第39页 |
3.1.2 EβFS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3.2 高保真酶扩增EβFS基因启动子 | 第40页 |
3.3 EβFS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0-42页 |
3.4 EβFS基因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的载体构建 | 第42-43页 |
3.4.1 PBI121载体双酶切 | 第42-43页 |
3.4.2 EβFS基因启动子与线性载体的重组 | 第43页 |
3.4.3 重组质粒电转化农杆菌 | 第43页 |
3.5 农杆菌介导的EβFS::GUS表达载体转化烟草 | 第43-44页 |
3.6 转基因烟草的阳性鉴定 | 第44-45页 |
3.7 转proEβF::GUS烟草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45-47页 |
3.8 不同诱导条件下转基因烟草的GUS染色分析 | 第47-50页 |
3.8.1 机械损伤诱导的GUS染色分析 | 第47-48页 |
3.8.2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GUS染色分析 | 第48-49页 |
3.8.3 蚜虫取食诱导的GUS染色分析 | 第49-50页 |
3.9 不同诱导条件下GUS酶活性分析 | 第50-54页 |
3.9.1 机械损伤诱导的GUS酶活性分析 | 第50-51页 |
3.9.2 茉莉酸甲酯(MeJA)激素诱导的GUS酶活性分析 | 第51-52页 |
3.9.3 蚜虫取食损伤诱导的GUS酶活性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4.1 EβFS基因合成部位的探讨 | 第54页 |
4.2 EβFS基因启动子的诱导表达特性分析 | 第54-55页 |
4.3 E-β-法尼烯在植物抗虫研究中应用 | 第55页 |
4.4 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