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概述 | 第11-16页 |
2.1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界定 | 第11-13页 |
2.1.1 专利与技术标准化 | 第11页 |
2.1.2 标准必要专利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3 标准必要专利的认定 | 第12页 |
2.1.4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的禁令救济 | 第12-13页 |
2.2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类型 | 第13-14页 |
2.3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功能与价值 | 第14-16页 |
2.3.1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功能 | 第14页 |
2.3.2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的价值 | 第14-16页 |
3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3.1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争论——基于FRAND承诺 | 第16-17页 |
3.2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原则——利益平衡 | 第17-18页 |
3.3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限制基础 | 第18-22页 |
3.3.1 FRAND内涵的限制 | 第18-19页 |
3.3.2 权利限制理论支持 | 第19-20页 |
3.3.3 “专利劫持”威胁 | 第20页 |
3.3.4 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4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域内外实践 | 第22-40页 |
4.1 欧盟及其成员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实践 | 第22-30页 |
4.1.1 德国“橙皮书案”标准 | 第22-25页 |
4.1.2 欧盟委员会:“善意”被许可人“安全港”规则 | 第25-26页 |
4.1.3 欧盟法院立场:“华为规则”的确立 | 第26-29页 |
4.1.4 英国法院判决:授予禁令救济 | 第29-30页 |
4.2 美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实践 | 第30-34页 |
4.2.1 美国禁令救济适用司法实践——四要素分析法 | 第30-32页 |
4.2.2 美国行政机构立场 | 第32-34页 |
4.3 我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实践 | 第34-38页 |
4.4 比较与启示 | 第38-40页 |
5 我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禁令救济适用的完善建议 | 第40-44页 |
5.1 明晰FRAND许可义务 | 第40页 |
5.2 理清禁令救济适用思路 | 第40-41页 |
5.3 明确禁令救济适用条件——“华为规则”引入 | 第41-42页 |
5.4 构建禁令生效谈判模式 | 第42-44页 |
6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