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2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导论 | 第10-14页 |
2.1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2.1.1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涵义 | 第10页 |
2.1.2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涵义 | 第10-11页 |
2.2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2.2.1 公民环境权理论 | 第11页 |
2.2.2 公共信托理论 | 第11页 |
2.2.3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 第11-12页 |
2.3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重要意义 | 第12-14页 |
2.3.1 公民环境权主体身份的重要体现 | 第12页 |
2.3.2 保障公民环境诉权的重要救济手段 | 第12-13页 |
2.3.3 完善环境司法制度的必然之举 | 第13-14页 |
3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比较法分析 | 第14-18页 |
3.1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域外考察 | 第14-16页 |
3.1.1 英美法系国家公众参与环境司法的立法与实践 | 第14-15页 |
3.1.2 大陆法系国家公众参与环境司法的立法与实践 | 第15-16页 |
3.2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域外经验借鉴 | 第16-18页 |
3.2.1 公众提起环境诉讼制度完善 | 第16-17页 |
3.2.2 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环境司法 | 第17页 |
3.2.3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 | 第17-18页 |
4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4.1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概况 | 第18-19页 |
4.1.1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制度内容 | 第18页 |
4.1.2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实践归纳 | 第18-19页 |
4.2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4.2.1 法律条文的模糊使之难以执行 | 第19页 |
4.2.2 非政府组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 第19-20页 |
4.2.3 无配套制度保障法律有效施行 | 第20-21页 |
4.3 我国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1-23页 |
4.3.1 公众参与环境司法的观念落后 | 第21-22页 |
4.3.2 公众参与环境司法法律机制不完善 | 第22-23页 |
5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具体设计 | 第23-30页 |
5.1 环境司法中公众参与的审判机制的优化 | 第23-25页 |
5.1.1 扩展与限制并重的原告资格制度设计 | 第23-24页 |
5.1.2 合理分配诉讼费用 | 第24页 |
5.1.3 完善支持起诉人制度 | 第24-25页 |
5.2 环境司法中公众参与的执行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25-27页 |
5.2.1 引入第三方监督执行 | 第25-26页 |
5.2.2 公开企业环境信息 | 第26-27页 |
5.2.3 优化环保信息公开制度 | 第27页 |
5.3 环境司法中公众参与的意见表达机制的构建 | 第27-30页 |
5.3.1 深入基层倾听公众有关环境案件的意见 | 第27-28页 |
5.3.2 完善听取环保组织、专家意见的平台 | 第28页 |
5.3.3 健全环境司法的公众网络参与机制 | 第28-30页 |
6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