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重点排烟吸穿现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隧道火灾特点 | 第11-12页 |
1.1.3 隧道火灾危害 | 第12-14页 |
1.1.4 隧道通风排烟方式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隧道火灾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2 物理试验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计算机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吸穿现象研究方法 | 第22-35页 |
2.1 吸穿现象 | 第22-25页 |
2.1.1 吸穿现象简述 | 第22页 |
2.1.2 吸穿现象发生过程 | 第22-23页 |
2.1.3 吸穿现象原理分析 | 第23-25页 |
2.2 吸穿现象的理论判据 | 第25-26页 |
2.3 弗洛德相似理论 | 第26-29页 |
2.4 隧道模型设计 | 第29-34页 |
2.4.1 软件介绍 | 第29-31页 |
2.4.2 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2.4.3 数值模拟基本假定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轴流风机排烟速率对吸穿现象的影响 | 第35-57页 |
3.1 模拟试验设计 | 第35-37页 |
3.1.1 模拟工况设计 | 第35-36页 |
3.1.2 监测装置设计 | 第36-37页 |
3.2 模拟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37-56页 |
3.2.1 烟气层厚度分析 | 第37-47页 |
3.2.2 CO气体含量分析 | 第47-48页 |
3.2.3 总排烟量分析 | 第48-50页 |
3.2.4 温度及排烟口气体流速分析 | 第50-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排烟口开启数量对吸穿现象的影响 | 第57-72页 |
4.1 模拟试验设计 | 第57-58页 |
4.1.1 模拟工况设计 | 第57-58页 |
4.1.2 监测装置设计 | 第58页 |
4.2 模拟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58-71页 |
4.2.1 烟气层厚度分析 | 第58-62页 |
4.2.2 CO气体含量分析 | 第62-65页 |
4.2.3 总排烟量分析 | 第65-67页 |
4.2.4 温度及排烟口处气体流速分析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排烟口间隔距离对吸穿现象的影响 | 第72-93页 |
5.1 模拟试验设计 | 第72-73页 |
5.1.1 模拟工况设计 | 第72-73页 |
5.1.2 监测装置设计 | 第73页 |
5.2 模拟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73-91页 |
5.2.1 烟气层厚度分析 | 第73-78页 |
5.2.2 总排烟量分析 | 第78-85页 |
5.2.3 温度及排烟口处气体流速分析 | 第85-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排烟口尺寸对吸穿现象的影响 | 第93-109页 |
6.1 模拟试验设计 | 第93-94页 |
6.1.1 模拟工况设计 | 第93-94页 |
6.1.2 监测装置设计 | 第94页 |
6.2 模拟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94-107页 |
6.2.1 烟气层厚度分析 | 第94-100页 |
6.2.2 总排烟量分析 | 第100-101页 |
6.2.3 温度及排烟口处气体流速分析 | 第101-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7.1 结论 | 第109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