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际市场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际市场进入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1页 |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选题的实际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4.1 研究的重点 | 第11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现状 | 第13-21页 |
2.1 中国轿车业的发展阶段 | 第13-15页 |
2.1.1 自立自主发展阶段(1958-1984) | 第13页 |
2.1.2 合资开发阶段(1984-2001) | 第13-14页 |
2.1.3 合资开发与自主研发并争阶段(2001 至今) | 第14-15页 |
2.2 中国轿车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2.2.1 中国轿车业的产销量现状 | 第15-16页 |
2.2.2 中国汽车的出口现状 | 第16-17页 |
2.3 中国轿车业进入的国际市场 | 第17-21页 |
第3章 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3.1 企业国际化理论 | 第21-22页 |
3.1.1 国际化定义 | 第21页 |
3.1.2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3.2 市场选择相关的理论 | 第22-23页 |
3.2.1 国际折衷理论 | 第22页 |
3.2.2 经济地理学 | 第22-23页 |
3.3 进入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3.3.1 国际市场选择的进入模式 | 第23-26页 |
第4章 中国轿车业国际市场选择实证研究 | 第26-40页 |
4.1 影响中国轿车业国际市场选择的因素 | 第26-27页 |
4.2 假设提出 | 第27-29页 |
4.2.1 地理距离与国际市场选择 | 第27页 |
4.2.2 文化距离与国际市场选择 | 第27页 |
4.2.3 制度距离与国际市场选择 | 第27-28页 |
4.2.4 双边贸易关系对市场选择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 建立模型 | 第29-30页 |
4.4 样本和数据 | 第30-37页 |
4.4.1 样本的选取 | 第30-31页 |
4.4.2 变量的衡量 | 第31-37页 |
4.5 回归结果 | 第37-38页 |
4.6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第5章 奇瑞汽车案例分析 | 第40-47页 |
5.1 奇瑞汽车的企业概况 | 第40页 |
5.2 奇瑞汽车的国际市场选择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5.3 奇瑞汽车的国际市场选择分析 | 第42-43页 |
5.4 奇瑞汽车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 第43-44页 |
5.5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战略 | 第44-47页 |
5.5.1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 第44-45页 |
5.5.2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 第45页 |
5.5.3 奇瑞汽车的国际化战略联盟 | 第45-47页 |
第6章 中国轿车业国际市场进入策略研究 | 第47-51页 |
6.1 距离因素和双边贸易联系对中国轿车业国际市场选择及进入的影响 | 第47页 |
6.2 明确企业优势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 | 第47-48页 |
6.3 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角度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 第48-49页 |
6.4 循序渐进、逐步进入的国际化进程 | 第49-50页 |
6.5 建立国际化战略联盟 | 第50-5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