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核酸链诱导的双分子荧光互补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6页
    第一章 双分子荧光互补第12-17页
        1 BiFC的介绍第12-14页
        2 BiFC的应用第14-17页
    第二章 PUF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1 PUF蛋白研究进展第18-24页
            1.1 结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 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 PUF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第三章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6-78页
    第一章 双分子荧光互补体系的构建第26-52页
        1 前言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43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7页
            2.2 菌株与载体第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6页
                2.3.1 相关引物设计第27-30页
                2.3.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31页
                2.3.3 质粒的提取第31-32页
                2.3.4 PCR扩增YFP的N端和C端、PUF1第32页
                2.3.5 PCR产物的处理第32-33页
                2.3.6 加A处理第33页
                2.3.7 TA连接与转化第33-34页
                2.3.8 酶切第34-35页
                2.3.9 产物割胶回收第35-36页
                2.3.10 T4连接与转化第36页
            2.4 pET-24a-CEYFP-PUF1、His9-PUF2-NEYFP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36-38页
                2.4.1 Ni柱纯化蛋白的原理第36页
                2.4.2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6-37页
                2.4.3 蛋白纯化第37-38页
                2.4.4 透析袋的处理方法第38页
            2.5 SDS-PAGE电泳检测第38-40页
                2.5.1 制胶第38-39页
                2.5.2 电泳第39-40页
                2.5.3 染色和脱色第40页
            2.6 蛋白浓度测定第40-41页
                2.6.1 所需试剂的配制第40页
                2.6.2 蛋白标准曲线的制作第40-41页
                2.6.3 样品浓度测定第41页
            2.7 体外BiFC实验第41-42页
            2.8 原核细胞内PUF结合mRNA实验第42-43页
                2.8.1 pET-PUF1载体的构建第42页
                2.8.2 pET-CcY-PUF1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第43-51页
            3.1 NEYFP、CEYFP的扩增结果第43-44页
            3.2 PUF1、PUF2片段的获得第44-45页
            3.3 PUF1、pETDuet-1、pCcY-CFP-1-YFP酶切结果第45-47页
            3.4 蛋白表达纯化SDS-PAGE电泳图分析第47-50页
                3.4.1 pET-24a-CYFP-PUF1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7页
                3.4.2 His9-PUF2-NYFP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7-48页
                3.4.3 pET-CcY-PUF1蛋白的表达第48-50页
                3.4.4 蛋白浓度测定第50页
            3.5 体外BiFC实验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2页
    第二章 PUF蛋白在拟南芥中的研究第52-67页
        1 前言第5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2-63页
            2.1 植物材料与菌种第52-53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3页
            2.3 实验方法第53-56页
                2.3.1 酶切第53页
                2.3.2 割胶回收第53-54页
                2.3.3 连接第54页
                2.3.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54页
                2.3.5 转化第54页
                2.3.6 阳性克隆的鉴定第54-55页
                2.3.7 GATEWAY反应第55页
                2.3.8 质粒提取第55页
                2.3.9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55-56页
                2.3.10 农杆菌热激转化第56页
            2.4 拟南芥的培养及种植第56-57页
            2.5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花浸染法转基因及筛选方法第57-58页
                2.5.1 花浸染法转基因第57-58页
                2.5.2 转基因苗的筛选第58页
                2.5.3 稳定转基因遗传学材料的获得第58页
            2.6 Trizon法提取拟南芥RNA第58-59页
            2.7 拟南芥cDNA的合成第59-60页
            2.8 荧光定量PCR分析第60-61页
                2.8.1 荧光定量PCR引物序列第60-61页
                2.8.2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第61页
            2.9 GUS染色第61-63页
                2.9.1 GUS染液的配制第61-62页
                2.9.2 拟南芥的GUS染色第62-63页
        3 实验结果第63-65页
            3.1 PCR验证结果第63页
            3.2 GUS染色结果第63-64页
            3.3 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4-65页
        4 讨论第65-67页
    第三章 PU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研究第67-78页
        1 前言第6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7-77页
            2.1 细胞株及载体第67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67-68页
            2.3 实验方法第68-77页
                2.3.1 基因及相关引物合成第68-70页
                2.3.2 感受态E.coli DH5α的制备第70页
                2.3.3 质粒转化第70页
                2.3.4 质粒提取第70-71页
                2.3.5 质粒浓缩第71页
                2.3.6 226、227、229突变体的获得第71-72页
                2.3.7 细胞复苏第72页
                2.3.8 贴壁细胞传代第72-73页
                2.3.9 转染第73-74页
                2.3.10 细胞总RNA提取与逆转录第74-76页
                    2.3.10.1 RNA提取第74-75页
                    2.3.10.2 cDNA合成第75-76页
                2.3.11 qRT PCR检测细胞中HBZ的表达第76-77页
        3 实验结果第77页
        4 讨论第77-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樱桃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基因克隆与功能初鉴
下一篇:拟南芥早衰突变体els3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