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3.1 社会救助 | 第13-14页 |
1.3.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情况调查 | 第16-30页 |
2.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第16-17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16页 |
2.1.2 调查内容 | 第16页 |
2.1.3 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2.2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 | 第17-20页 |
2.2.1 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 | 第17页 |
2.2.2 低保调查对象选取 | 第17-18页 |
2.2.3 调研选取的样本概况 | 第18-19页 |
2.2.4 调研过程 | 第19-20页 |
2.2.5 调查方法信度分析 | 第20页 |
2.3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过程调查 | 第20-30页 |
2.3.1 低保政策宣传 | 第20-22页 |
2.3.2 低保对象选取 | 第22-24页 |
2.3.3 低保资金发放 | 第24-25页 |
2.3.4 低保政策监管 | 第25-27页 |
2.3.5 低保政策相关配套措施 | 第27-30页 |
3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9页 |
3.1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绩 | 第30-33页 |
3.1.1 低保分类救助标准明显提升 | 第30页 |
3.1.2 低保标准逐年提高 | 第30-32页 |
3.1.3 低保工作管理流程渐趋稳定 | 第32页 |
3.1.4 低保覆盖面缓步扩大 | 第32-33页 |
3.2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3.2.1 政策宣传不到位 | 第33-34页 |
3.2.2 居民经济情况核对不准 | 第34页 |
3.2.3 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现象 | 第34-35页 |
3.2.4 低保对象主动退出难以实现 | 第35-36页 |
3.3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3.3.1 基层工作投入力量小 | 第36页 |
3.3.2 核算机构体系、核查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3.3.3 低保管理工作缺乏法律约束 | 第37-38页 |
3.3.4 缺少农村低保退出支持机制 | 第38-39页 |
4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有效实施的改进对策 | 第39-46页 |
4.1 加大基层工作力量投入及政策宣传 | 第39-40页 |
4.1.1 扩大基层工作条件配置 | 第39页 |
4.1.2 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素质 | 第39-40页 |
4.1.3 加强低保政策宣传 | 第40页 |
4.2 创新低保管理办法 | 第40-42页 |
4.2.1 建立低保人员备案管理办法 | 第40-41页 |
4.2.2 调整低保政策的管理体系结构 | 第41页 |
4.2.3 引入家庭收入核算PPP模式 | 第41-42页 |
4.3 完善低保政策法律建设 | 第42-44页 |
4.3.1 加快农村低保立法 | 第42页 |
4.3.2 建设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4.3.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第43-44页 |
4.4 建立健全低保退出机制 | 第44-46页 |
4.4.1 完善低保配套措施 | 第44页 |
4.4.2 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B 庄河市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