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5-16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2 THz波的简介 | 第16-20页 |
1.2.1 THz波的发射与探测 | 第17-19页 |
1.2.2 THz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 第20-22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THz-TDS系统简介及实验方案的制定 | 第25-34页 |
2.1 THz-TDS系统 | 第25-27页 |
2.1.1 透射式THz-TDS技术 | 第26页 |
2.1.2 反射式THz-TDS成像技术 | 第26-27页 |
2.2 数据处理模型 | 第27-29页 |
2.2.1 光学参数提取 | 第27-28页 |
2.2.2 THz信号时间窗口的截取 | 第28-29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9-32页 |
2.3.1 样品制备 | 第29-31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2.3.3 实验注意事项 | 第32页 |
2.4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光学参数的获取与分析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太赫兹时域光谱参数获取实验 | 第34-36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34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35-36页 |
3.3 样品典型缺陷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参数的分析 | 第36-49页 |
3.3.1 玻璃纤维孔洞缺陷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 第37-41页 |
3.3.2 玻璃纤维冲击损伤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 第41-43页 |
3.3.3 玻璃纤维划伤(磨损)缺陷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 第43-45页 |
3.3.4 玻璃纤维热损伤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 第45-46页 |
3.3.5 玻璃纤维分层缺陷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 第46-49页 |
3.4 不同缺陷太赫兹时域光谱特性对比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THz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THz-TDS成像方法 | 第50-53页 |
4.3 透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 | 第53-55页 |
4.4 反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 | 第55-61页 |
4.4.1 反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系统 | 第55-56页 |
4.4.2 反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研究 | 第56-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太赫兹成像与扫描电镜和DR成像的对比分析 | 第62-72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扫描电镜和DR成像技术 | 第62-64页 |
5.2.1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 第62-63页 |
5.2.2 DR成像技术原理 | 第63-64页 |
5.3 玻璃纤维典型缺陷扫描电镜及DR成像结果 | 第64-66页 |
5.3.1 孔洞缺陷和划伤缺陷扫描电镜及DR成像结果 | 第64-65页 |
5.3.2 热损伤和背面金属缺陷扫描电镜及DR成像结果 | 第65-66页 |
5.4 典型缺陷的太赫兹波成像与DR成像的比对 | 第66-67页 |
5.5 图像处理模型 | 第67-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6.1 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