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增强型漏泄波导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8页 |
1.2 漏泄波导结构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2.1 漏泄同轴电缆 | 第18-19页 |
1.2.2 矩形漏泄波导 | 第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漏泄波导结构基本理论 | 第21-37页 |
2.1 漏泄同轴电缆 | 第21-27页 |
2.1.1 漏泄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1.2 漏泄同轴电缆的分类 | 第22-24页 |
2.1.3 漏泄同轴电缆辐射机理 | 第24-27页 |
2.2 矩形漏泄波导 | 第27-31页 |
2.2.1 矩形漏泄波导的基本结构 | 第27-28页 |
2.2.2 矩形漏泄波导的分类 | 第28-29页 |
2.2.3 矩形漏泄波导辐射机理 | 第29-31页 |
2.3 漏泄波导电性能指标 | 第31-35页 |
2.3.1 漏泄同轴电缆电性能指标 | 第31-33页 |
2.3.2 矩形漏泄波导电性能指标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辐射增强型漏泄同轴电缆研究 | 第37-67页 |
3.1 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参数与辐射性能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3.1.1 漏泄同轴电缆结构参数 | 第37-38页 |
3.1.2 漏泄同轴电缆辐射性能分析方法 | 第38页 |
3.2 加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研究 | 第38-54页 |
3.2.1 加平板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分析 | 第38-44页 |
3.2.2 加角形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分析 | 第44-50页 |
3.2.3 加圆弧形反射面的漏泄同轴电缆分析 | 第50-54页 |
3.3 加介质层的漏泄同轴电缆研究 | 第54-60页 |
3.4 漏缆加反射面和加介质层的分析比较 | 第60-64页 |
3.5 漏缆同时加反射面与介质层 | 第64-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辐射增强型矩形漏泄波导研究 | 第67-83页 |
4.1 矩形漏泄波导的结构参数与辐射性能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4.1.1 矩形漏泄波导的结构参数 | 第67-68页 |
4.1.2 矩形漏泄波导辐射性能分析方法 | 第68页 |
4.2 加反射面的矩形漏泄波导研究 | 第68-74页 |
4.2.1 加双侧平板反射面的矩形漏泄波导分析 | 第68-71页 |
4.2.2 加双侧圆弧反射面的矩形漏泄波导分析 | 第71-74页 |
4.3 加介质层的矩形漏泄波导研究 | 第74-77页 |
4.4 矩形漏泄波导加反射面和加介质层的分析比较 | 第77-79页 |
4.5 矩形漏泄波导同时加反射面和介质层 | 第79-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