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项目开发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第15-30页 |
2.1 信息品质位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2.2 信号分层技术 | 第16-17页 |
2.3 系统远程维护技术 | 第17-22页 |
2.4 同机架冗余控制CPU | 第22-23页 |
2.5 系统开发环境 | 第23-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0-39页 |
3.1 系统功能需求 | 第30-32页 |
3.1.1 调度级功能 | 第30页 |
3.1.2 电站控制级功能 | 第30页 |
3.1.3 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3.1.5 控制与调节 | 第31页 |
3.1.6 自动发电控制(AGC) | 第31页 |
3.1.7 自动电压控制(AVC) | 第31-32页 |
3.2 系统性能需求 | 第32-35页 |
3.2.1 系统实时性 | 第32-33页 |
3.2.2 系统可靠性 | 第33页 |
3.2.3 可扩充性 | 第33页 |
3.2.4 可改变性 | 第33-34页 |
3.2.5 系统安全要求 | 第34-35页 |
3.3 系统硬件需求 | 第35-37页 |
3.3.1 电站控制级 | 第35-36页 |
3.3.2 调度通信工作站 | 第36-37页 |
3.3.3 现地控制单元设备 | 第37页 |
3.4 系统软件需求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50页 |
4.1 网络架构设计 | 第39-44页 |
4.1.1 LCU1~4网络架构设计 | 第40页 |
4.1.2 LCU5网络架构设计 | 第40-41页 |
4.1.3 LCU6网络架构设计 | 第41-42页 |
4.1.4 LCU7网络架构设计 | 第42-43页 |
4.1.5 LCU8网络架构设计 | 第43-44页 |
4.1.6 LCU9网络架构设计 | 第44页 |
4.2 软件架构设计 | 第44-46页 |
4.2.1 程序监控范围 | 第44-45页 |
4.2.2 通用程序设计 | 第45页 |
4.2.3 LCU1专用程序设计 | 第45页 |
4.2.4 其他现地控制单元的专用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0-69页 |
5.1 监控系统整体运行流程 | 第50-52页 |
5.2 顺控流程程序 | 第52-55页 |
5.3 跳机程序 | 第55-63页 |
5.4 水库可抽发小时数程序 | 第63-68页 |
5.4.1 内涵和做法 | 第63-68页 |
5.4.2 实施效果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69-76页 |
6.1 测试规划 | 第69页 |
6.1.1 测试环境 | 第69页 |
6.2 屏柜和LCU一般性测试 | 第69-70页 |
6.2.1 外观和一致性检查 | 第69页 |
6.2.2 设备上电检查 | 第69页 |
6.2.3 电源冗余检查 | 第69页 |
6.2.4 CPU冗余试验 | 第69-70页 |
6.2.5 系统自诊断测试 | 第70页 |
6.2.6 时钟同步检查 | 第70页 |
6.3 开关量输入输出检查 | 第70-71页 |
6.3.1 开关量输入检查 | 第70-71页 |
6.3.2 开关量输出检查 | 第71页 |
6.4 模拟量输入检查 | 第71-73页 |
6.4.1 模拟量(4-20mA)输入检查 | 第71-72页 |
6.4.2 温度(PT100)输入检查 | 第72页 |
6.4.3 交流量输入检查 | 第72-73页 |
6.5 同期功能测试 | 第73-74页 |
6.5.1 手动同期检查 | 第73页 |
6.5.2 自动同期检查 | 第73-74页 |
6.6 流程和逻辑测试 | 第74-75页 |
6.6.1 机组后备保护回路 | 第74页 |
6.6.2 机组机组自动流程测试 | 第74页 |
6.6.3 机组或公用辅助系统流程 | 第74页 |
6.6.4 开关站闭锁逻辑测试 | 第74-7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7.1 总结 | 第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