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绿化系统规划论文--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

基于织补理论的城镇边缘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舒城县城东入口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相关概念第11-12页
        1.1.1 城镇边缘区第11页
        1.1.2 城镇边缘区绿地第11页
        1.1.3 城镇边缘区绿地景观第11-12页
        1.1.4 织补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1.2.1 国内外“织补理论”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外城镇边缘区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引言第18-21页
    2.1 研究背景第18页
        2.1.1 新型城镇化建设注意生态问题第18页
        2.1.2 城乡二元矛盾加深第18页
    2.2 研究内容第18页
    2.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4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4.1 文献综合法第19页
        2.4.2 综合分析法第19页
        2.4.3 实地调查法第19页
        2.4.4 理论实践结合法第19-20页
    2.5 研究路线第20-21页
3 城镇边缘区绿地景观的基本属性第21-25页
    3.1 城镇边缘绿地景观的结构组成第21页
        3.1.1 自然要素景观第21页
        3.1.2 人工要素景观第21页
        3.1.3 人文景观第21页
    3.2 城镇边缘区绿地的景观特征第21-22页
        3.2.1 区位及资源优势第21-22页
        3.2.2 复合生态性第22页
        3.2.3 动态变化性第22页
        3.2.4 生态脆弱性第22页
    3.3 城镇边缘区绿地的功能第22-23页
        3.3.1 生态功能第22页
        3.3.2 抑制无序扩张第22-23页
        3.3.3 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功能第23页
        3.3.4 特色观光旅游的休闲功能第23页
        3.3.5 衔接文化第23页
    3.4 城镇边缘区绿地景观现存问题第23-25页
        3.4.1 景观破碎度高第24页
        3.4.2 地域性与自然特征丧失第24页
        3.4.3 环境破坏,山水格局变迁第24页
        3.4.4 生态格局破坏第24-25页
4 织补理论框架研究第25-34页
    4.1 织补概念阐述第25-27页
        4.1.1 城市织补理论第25页
        4.1.2 织补的要素第25-26页
        4.1.3 织补的原则第26-27页
    4.2 相关案例研究第27-31页
        4.2.1 诺索尔特·格林福德郊野公园第27-28页
        4.2.2 法国巴黎苏塞公园第28-30页
        4.2.3 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第30-31页
    4.3 案例对比及小结第31-33页
    4.4 织补理论在城镇边缘区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第33页
        4.4.1 先进性第33页
        4.4.2 适用性第33页
    4.5 小结第33-34页
5 舒城县城东入口景观设计实践第34-57页
    5.1 舒城县边缘区域相关研究第34-37页
        5.1.1 舒城县城镇边缘区现状第34页
        5.1.2 基于织补理论的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第34页
        5.1.3 基于织补理论的景观设计的展望第34-35页
        5.1.4 舒城县概况第35页
        5.1.5 区位分析及规划建设要求第35-37页
    5.2 现状解读第37-39页
        5.2.1 水系第37-38页
        5.2.2 交通环境第38页
        5.2.3 地形肌理第38-39页
        5.2.4 植被生境第39页
    5.3 基于织补理论的设计构思第39-40页
    5.4 基于织补理论的设计策略第40-52页
        5.4.1 织补地形肌理第41-42页
        5.4.2 织补水网第42页
        5.4.3 织补交通网络第42-44页
        5.4.4 织补植物群落第44-49页
        5.4.5 织补历史文脉第49-50页
        5.4.6 织补基础服务设施第50-52页
    5.5 景观分析第52-56页
        5.5.1 设计分区第52-54页
        5.5.2 景观视线分析第54页
        5.5.3 景观节点设计第54-56页
    5.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页
    6.2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个人简介第63页
研究生期间参与导师课题项目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生成机制研究
下一篇: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意象的研究--以当涂县江山村美丽乡村为例